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5-10-08 18:42:49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10月8日讯(记者 张子欣)衡阳人的宴席上,总有座热气腾腾的“小宝塔”。它有个朴实的名字——土头碗。可别小看这“土”字,里头藏的,是衡阳人待客最隆重的诚意。
土头碗也叫“玉麟香腰”。相传,湘军名将彭玉麟宴请贵宾时,命家厨将几道衡阳特色小菜层层叠起,堆成宝塔形状,取名“玉麟香腰”,寓意“步步高升、幸福美满”。后来这道菜传入民间,成了衡阳人宴席上当之无愧的“头碗”,也叫“宝塔香腰”。
做一碗地道的土头碗,是个不折不扣的大工程。蒸、煮、炸、煨,每一步都考验着厨师的耐心与手艺。它的食材丰富得像一场味觉盛宴:底层铺着甜软的红枣,往上依次是吸饱汤汁的虎皮蛋、粉糯的红薯丸子、外酥里嫩的黄雀肉、金黄的蛋片、弹牙的鱼丸,最后顶上再浇一勺炒香的码子。层层堆叠,形如七层宝塔。
这七层风味,在蒸笼里慢慢融合,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红枣的甜润渗进鸡蛋,鱼丸的鲜香浸润红薯,黄雀肉的酥脆衬着蛋片的软嫩……每一口下去,都能尝到不同的层次,咸甜交织,软脆相间,是任何单一菜肴都比不了的丰厚与圆满。
在衡阳,无论是年节团圆,还是婚嫁乔迁,土头碗总是宴席上当仁不让的“C位”。当它摆上桌,代表主人对客人最隆重的敬意,层层叠叠的造型,也寄托着一家人团团圆圆、日子步步高升的美好愿望。
今晚,谁家的厨房又飘出土头碗的香气?那定是有游子归家,或有喜事临门。这座小小的“肉塔”,温着的不仅是七层滋味,更是衡阳人心中,那份层层叠叠、扎实而温暖的团圆。
责编:张子欣
一审:张子欣
二审:陈鸿飞
三审:徐德荣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湖湘情怀,党媒立场,登录华声在线官网www.voc.com.cn或“新湖南”客户端,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