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2025-10-08 09:07:49
国庆中秋长假即将结束,你是否感觉情绪低落、郁闷烦躁、注意力难以集中?或是头痛、失眠,对上班产生厌恶或恐惧感?这些节后综合征你占几条?小编为复工的你准备了一份节后“收心指南”,一起击退疲惫,迎接全新的挑战吧!
什么是节后综合征
首先,节后综合征并不是一种疾病,而是长假后所表现出的心理和生理上的不适应,对于多数人可以在一两周之内慢慢好转或消除。它的不良反应可分为生理和心理两方面的表现。
生理方面的表现比较常见的有:
1.精力不济,总感觉自己体乏、无力;
2.有比较明显的睡眠问题,出现睡眠的紊乱、失眠、嗜睡;
3.有胃肠道、饮食方面的反应,比如长假之后食欲不振、消化不良;
4.眼睛不适,头重脚轻。
心理方面的反应会更丰富一些,也是节后上班综合症更突出的表现。比如:
1.焦虑,突然觉得无法应对工作的压力,面对任务无所适从。
2.抑郁,过节时玩得太兴奋,回归平淡的日常生活开始上班后就出现了“退潮的抑郁”。
3.烦躁,什么事都干不下去,注意力无法集中,精力涣散,感觉自己不在工作的状态。
4.恐惧,就好像周日晚上面临周一时的心情,一想到要开始忙碌的工作,就心存恐惧,觉得上班是一种折磨。这些心存恐惧的职场人士的特点是:工作是自己不喜欢的,或者工作中有让自己感到痛苦的压力,比如人际关系、工作性质和内容、过快的工作节奏或无法自主的工作时间。
做好这4招,让你摆脱节后综合征
1.调整作息,充足睡眠
合理安排起居,避免晨昏颠倒的生活,睡眠上循序渐进地调整,每天逐步地早睡一点点。对身体的掌控感提高了,对生活的掌控感也会相应地提高,当身体状态好起来,很多问题就会比较好面对。
2.循序渐进,适当减负
在上班的前一两天给自己多安排一些事务性的、不需要很复杂的认知功能的工作。当这样做时,大脑的负担是轻的,用行动的方式让自己安静下来,把焦躁的情绪变成行动,慢慢地进入工作的状态。
3.规律饮食,适当运动
如果假期吃了很多大鱼大肉,那么长假结束后不妨多吃些粗粮舒缓肠胃,多喝水加快肠道新陈代谢,另外,也可以多摄入水果蔬菜,弥补体内营养失衡;同样,可多做一些有利于身心健康的运动,如步行、伸展,八段锦。
4.积极心理暗示,做好角色转换
要回归节后的正常工作状态,可以听听音乐减轻心理压力,让大脑放松休息。积极的心理对话和暗示也可以增强自信心。恐惧上班和上学的人可以逐步给自己增加工作和学习任务,让身体尽快适应上班后的心理状态和节奏。也可以提前写好要做的事,做到心中有底,从容应对。
作者:刘欣雨
资料来源:人民网、健康生活、中国经济报文化周刊
责编:袁小玉
一审:袁小玉
二审:陈艳阳
三审:田雄狮
来源:人民网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