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5-10-07 20:08:17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10月7日讯(记者 张子欣)近日,衡山县以美食为纽带,通过打造“衡山味道”品牌、升级夜市消费场景、推动非遗技艺产业化发展,成功激活夜间经济,带动文旅融合与乡村振兴,形成“以食促旅、以产兴城”的生动局面。
夜幕降临,位于衡山县的群英夜市灯火通明,人流如织。作为当地夜经济的缩影,这里汇聚了小吃、文创、娱乐等多种业态,已成为县域消费增长的新亮点。经过亮化、油化等精细化改造,原本自发形成的临时市集如今规范有序,摊位从40多个扩展至170余个,吸引了众多市民和游客前来打卡。摊主肖女士表示,改造后摊位更稳定、面积更大,营业额实现翻倍增长;游客刘女士也称赞夜市“井井有条、干净放心”。
在美食的背后,是衡山深厚的饮食文化底蕴。其中,衡山豆腐以其独特制作技艺被列入衡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新桥镇黄泥村,豆腐匠人们坚持传统工艺,从选豆、点浆到油炸,每一道工序都讲究匠心。石地方油豆腐厂负责人高军庚介绍,炸制油豆腐需掌握火候与用油,才能达到“外金黄、内空心、耐嚼鲜嫩”的口感。如今,衡山豆腐已形成规模化产业,通过电商销往全国,成为带动就业、助力增收的特色产品。
此外,位于店门镇九观湖畔的“九观血鸭”也成为游客必尝的地方名菜。其独特之处在于鸭血凝固切块后再入菜,使鸭肉爽软、鸭血滑糯,咸甜汤汁更是一绝,深受游客喜爱。
为系统推动美食产业发展,衡山县正整合豆腐、九观血鸭等特色资源,规划推出“美食地图”,将美食体验深度嵌入旅游线路。衡山县商务局党组书记刘海峰表示,当地聚焦“美食、夜色与味道”三大关键词,致力于以美食的“烟火气”传递“文化气”,最终转化为驱动县域经济发展的“兴旺之气”。
从非遗技艺的传承转化,到夜市经济的提质升级,再到特色餐饮的文化赋能,衡山县正通过美食产业的品牌化、产业化运营,持续推动消费升级与民生改善,让“灵秀衡山 福寿天下”的品牌影响力不断延伸。
责编:张子欣
一审:张子欣
二审:陈鸿飞
三审:徐德荣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湖湘情怀,党媒立场,登录华声在线官网www.voc.com.cn或“新湖南”客户端,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