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网 2025-10-07 08:55:37
通讯员 傅轩 扬州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 陆康洁
“每年国庆假期,医院消化内科都会接诊不少急性胰腺炎、急性胃肠炎患者,其中不乏因饮食放纵引发重症的年轻人,今年也不例外。”双节假期过半,我市多家医院消化内科接诊了患急性胃肠炎、胰腺炎的患者。
扬大附院消化内科副主任医师佘强提醒,“节日胃肠病”的高发,多与假期里饮食作息的“失控”密切相关——短时间内大量摄入高蛋白高脂食物、过量饮酒、误食不洁食物或变质剩菜,都可能诱发胃肠疾病,让欢乐假期蒙上阴影。如何远离胃肠疾病?专家为您具体支招。
严把“入口关”
从食材到餐桌筑牢卫生防线
饮食卫生是预防胃肠疾病的首要前提,不少急性胃肠炎的发作,都源于食材或加工环节的卫生疏漏。他建议,采购时需优先选择新鲜、来源可靠的食材,尤其留意肉类、海鲜等易变质食材的保质期,避开来源不明的散装食品。
加工环节要严守“生熟分开”原则,建议准备两套砧板和刀具分别处理生熟食材,避免生肉、海鲜上的细菌交叉污染熟食;烹饪时务必将食材烧熟煮透,特别是肉类、蛋类和海鲜,杜绝因未熟透引发的致病菌感染。
外出就餐优先选证照齐全、卫生条件达标的餐馆,避开卫生不明的路边摊;就餐前检查餐具洁净度,主动使用公筷公勺,降低交叉感染风险。
管住“贪吃嘴”
拒绝暴饮暴食,规律作息护胃肠
假期亲友聚会多,美食扎堆易让人不知不觉“过量”,这是诱发“节日胃肠病”的主要诱因。短时间摄入大量油炸、高脂、辛辣食物,会加重胃肠消化负担,引发腹胀、腹痛;过量饮酒会直接刺激胃黏膜,诱发急性胃炎,严重时可能导致胃出血或急性胰腺炎。
饮食需遵循“荤素搭配、七八分饱”,保证蔬菜、水果等膳食纤维摄入,搭配瘦肉、鱼虾等优质蛋白,减少高脂、甜食食用;进食时细嚼慢咽,给肠胃留足消化时间;饮酒适量,优先选低度酒,避免空腹饮酒。同时,即便假期也要保持规律三餐,别因睡懒觉跳过早餐,或熬夜吃过多夜宵,避免空腹过久损伤胃肠功能。
守好“剩菜关”
妥善处理+警惕急症,安心过节
国庆家庭聚餐常有余菜,若储存、加热不当,易滋生细菌引发不适。餐后剩菜需尽快放入冰箱冷藏,室温放置不超过2小时(夏季高温不超过1小时);再次食用前必须彻底加热,确保饭菜中心温度达70℃以上,尤其肉类、豆制品要热透。需注意,叶菜类含硝酸盐,久存或反复加热可能转化为亚硝酸盐,建议尽量当餐吃完。
此外,假期需警惕急性胰腺炎这一凶险急症,其发病多与暴饮暴食、过量饮酒相关,典型症状为突发持续性剧烈上腹痛,常向腰背部放射,伴恶心、呕吐、发热,且呕吐后腹痛不缓解。一旦出现这些症状,需立即就医,切勿自行吃止痛药掩盖病情。目前扬大附院国庆期间消化科门诊正常开放,出现胃肠不适可及时就诊。
佘强表示,“节日胃肠病”多为“吃出来的病”,只要市民注意卫生、管住饮食、妥善处理剩菜,就能有效降低风险,度过健康欢乐的假期。
责编:王铭俊
一审:王铭俊
二审:刘文韬
三审:杨又华
来源:扬州网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