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惹巴拉,遗落在土家月光里的幻境

周金标   新湖南客户端   2025-10-06 10:24:04

图文/周金标

篝火是忽然燃起来的。

傍晚时分的惹巴拉,天色是那种青黛里透着些许灰蓝的调子,远处的山峦只剩下沉默的剪影。天南地北的游客,原本只是散落在摆手堂前,三三两两,彼此陌生。可当那堆架得高高的柴火“轰”地一下腾起烈焰时,一切便不同了。光与热浪扑面而来,像一只温暖的大手,不由分说地将我们拢到了一处,每个人的脸庞都被镀上了一层跳动的、暖融融的金色。

第一个闯入耳膜的,是迎宾锣鼓。那不是舞台上的精心编排,而是从土地里生长出来的声音,在沉稳而激昂的敲击下,铜锣与大鼓迸发出一种原始的、令人心魂震颤的节奏。

鼓声未歇,一群“小稻草人”便踏着纷乱的步伐,闯入这片被火光包裹的天地。他们身披稻草,在跃动的光影里,恍若从远古走来的土家先民。他们的舞蹈,没有我们习见的优雅与柔美,只有屈膝、抖身、跳跃,是那样笨拙、野性。起初我有些愕然,但看着看着,便恍惚了,那不是在表演,而是仿佛在与天地、与山林、与眼前这堆篝火进行一场古老的对话。我忽然明白了,这舞里,藏着的是我们祖先在荆棘中开辟道路的艰辛,是与野兽搏杀求生的勇悍,是最原始的生命力的脉动。

正出神时,一阵清亮的乐曲,像山涧的泉水,从这片粗犷的背景里流淌出来。一位土家姑娘吹响了咚咚喹,优美的曲调便从她身体里自然生长出来,高亢处能刺破云层,婉转时又如耳语呢喃。那曲调里的幽远与深情,是在吟唱这里的山,这里的水,和那些说不尽也说不清的悲欢。

晚会的最高潮,是当所有人,无论来自何方,都被邀请着拉起手来。我们的圈子,里三层外三层,围着那永恒的、舞蹈着的火焰。手与手相牵,温度在陌生的掌心间传递,脚步虽凌乱,笑声却汇成了同一首歌。就在这忘情的旋转中,我偶然一抬头,望见夜空,不知何时,云层散开了一些,一轮中秋的月,正静静地悬在那里,清澈如水,温柔地俯视着地上这场炽热的欢聚。

篝火是地上的月亮,喧腾而温暖;月亮是天上的篝火,寂静而清凉。我们围着火跳舞,也围着千百年的时光跳舞。那一刻,我牵着陌生人的手,脚踏在这片名为“惹巴拉”的土地,感觉自己像一颗微尘,却也在这一瞬间,融入了某种永恒。

责编:莫成

一审:莫成

二审:杨元崇

三审:张颐佳

来源: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