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④|黄梅:播撒团结籽 共绘同心圆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5-10-05 01:06:01

【编者按】近日,中共湖南省委、湖南省人民政府发布《关于表彰湖南省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和模范个人的决定》,表彰50个模范集体、70名模范个人。其中,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共有8个集体、10名个人荣膺以上荣誉。即日起,新湖南客户端推出“湖南省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风采录”系列报道,深入挖掘模范集体和个人先进事迹,展现其在促进民族团结、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贡献。


黄梅,女,土家族,中共党员,1979年12月出生,湘西州永顺县人,现任永顺县民族实验学校校长。

中共党员的身份与27载执教生涯中始终坚守语文、道德与法治教学一线的经历,让她矢志成为民族团结进步的播种者。近年来,她筹集资金30余万元,以“有形”铸魂、“有感”浸润、“有效”实践的路径,构建师生共有的精神家园——从打造遍布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元素的民族团结进步广场,到开设“民族团结进步大讲堂”“国学课堂”等校本课程,通过拜孔子、诵诗词、练书法等活动弘扬中华传统文化,让千余名少数民族学生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与多元文化浸润中受益。她先后荣获2018年湘西州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工作者、2020年湘西州“师德标兵”等称号,2023年被遴选为湖南省新时代卓越校长培养对象。

“有形”铸魂,构建师生共有精神家园

教育的力量,蕴藏于潜移默化的细节之中。2023年,作为卓越校长培养对象的黄梅在北京学习归来后,对此感悟更深。她积极奔走,筹集资金30余万元,在校园内建成民族团结进步广场,让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元素随处可见:广场一隅,三棵象征“石榴籽精神”的石榴树静静伫立,孩子们为它们定制的名牌随风摇曳;石榴路旁,美术老师带领学生绘就的大石榴栩栩如生;民族团结主题板报上,苍劲有力的古诗词与广场地标、主题书吧相映成趣;教学楼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大字熠熠生辉,时刻提醒师生铭记根本;教室外墙上,孩子们用画笔勾勒的民族梦想,成为校园中一道亮丽的风景。

课余时间,黄梅常与学生在校园中交流。他们或在“爱心驿站”共读《地理中国》绘本,感受长江、黄河“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的壮阔气象;或在“悦读空间”沉浸书香,领略文学世界的深远魅力。她还常指着校门口“万马归朝”宣传画,讲述“溪州铜柱”背后的历史,勾勒“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的美好愿景。这些触手可及的“立体教材”,将抽象的团结理念化为可感的校园风景,多层次、多维度构筑起师生共有的精神家园

“有感”浸润,耕耘民族团结进步沃土

黄梅深知,育人之本,在于立德铸魂。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更是学生成长的沃土。在道德与法治课上,她带学生来到石榴树下,仰望飘扬的五星红旗,告诉他们:“我们都是中华民族的一分子,要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她结合学情校情,创造性开发民族团结进步系列课程,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融入教学,让课堂真正成为育人沃土。

“民族团结进步大讲堂”中,教师讲述《抗美援朝的英雄们》《李烛尘的故事》等,让“英雄者,国之干”的信念深植师生心中;国学课堂里,“经典大诵读”“大阅读”“晨诵午练”“拜孔子像”等活动蓬勃开展,学生通过《三字经》《弟子规》《声律启蒙》等经典诵读,萌发“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的深厚底气;“编程”“机器人”“西兰卡普”“棕编”“书法”等精品社团课,则让学生领略“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中华民族多元文化交融之美。

2024年毕业季,书法班学生彭昭仁亲手书写“教书育人”赠予黄梅,这份墨香浸润的感恩,正是文化育人的生动写照。

“有效”实践,播下铸牢共同体的种子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担任校长六年来,黄梅始终致力于办好家门口的学校,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她高度重视教师队伍建设,多次利用教师集中学习、书记上党课等契机,累计开展党的民族政策宣讲20余次。青年党员教师通过重温“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的初心,增强民族自信与文化自信;热爱运动的教师则通过气排球等团体活动,凝聚共同体意识。在文化熏陶下,青年教师王书圣、向媛、姚元梳在县级赛课中获奖,梁爽、蔡文静参加湘西州民创知识竞赛获团体一等奖,教师团队在教育教学中形成强大合力。

留守儿童谢欣怡的奶奶对她说:“你是一个好校长!”一年级学生彭徐俊逸的家长在听完讲座后感慨:“黄校长讲到了我的心坎里!”2024年,灵溪镇第四小学获评湘西州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并作为全州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互观互学现场点接受观摩。她将党的民族政策宣传延伸至家庭与社区,累计举行家长专题教育20余次、家长开放日活动6次,参与特殊儿童家访百余次。

从晨光中的校园广场到深夜的教师办公室,黄梅以“播种者”的姿态深耕细作。她坚信,当民族团结的种子在孩子们心中破土而出时,终会成长为支撑民族复兴的参天大树。未来,她将继续完善常态化教育机制,让“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如春风化雨,润泽更多心灵,汇聚起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筑梦的磅礴力量。

责编:李菁菁

一审:莫成

二审:杨元崇

三审:张颐佳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