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③|保靖县:甘溪村民族团结绽新颜 同心共绘振兴卷

  新湖南客户端   2025-10-03 08:15:06

【编者按】近日,中共湖南省委、湖南省人民政府发布《关于表彰湖南省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和模范个人的决定》,表彰50个模范集体、70名模范个人。其中,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共有8个集体、10名个人荣膺以上荣誉。即日起,新湖南客户端推出“湖南省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风采录”系列报道,深入挖掘模范集体和个人的先进事迹,展现其在促进民族团结、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贡献。


甘溪村位于湘西州保靖县,全村辖4个村民小组,共448户1661人。近年来,甘溪村以“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为主题,通过“一核五共”、示范引领多村连片发展的乡村振兴新路径,成为当地民族团结与乡村振兴融合发展的典范,先后荣获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全省民族乡村振兴试点村等荣誉称号。

党建引领聚合力,夯实团结根基

‌甘溪村‌大力推进“党员联户”和“三长制”工作,组织48党员、28名邻长与300户少数民族家庭结对帮扶,通过“一对一”走访、定期座谈等方式,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100余件。村党支部副书记王心田帮助土家族村民王和兵申请创业贷款20万元,发展牛奶西瓜种植,实现年增收20余万元,成为“结对帮扶”的鲜活注脚。

设立“民族团结党员示范岗”,开展“亮身份、亮职责、亮承诺,比素质、比奉献、比作风”的“三亮三比”活动,办实事50余件,群众满意度99%。89岁的老党员滕树奎主动为村出黑板报宣传民族团结的事迹。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村级乡村振兴学院等阵地,开展“微党课”“民族团结大讲堂”“甘溪讲堂”50余场次,覆盖群众5000余人次。创新宣传载体,制作民族团结主题墙绘100平方米,设立宣传栏2处,发放《民族团结知识手册》400余份。利用微信群、抖音等新媒体平台推送民族团结微视频10余期,人人讲团结、户户促和谐蔚然成风。

文化交融润心田,共筑精神家园

甘溪村以文化为桥,促各族群众心灵相依。开展“最美农户”“好家风家教家训”评选,20户家庭获评县级以上“民族团结示范户”。开展青少年研学,将土司文化、苗族鼓舞等民族文化纳入研学课堂,让各民族学生在研学中共学共享,在共享受中共乐。举办油菜花节、“村厨”赛、片区“和美乡村振兴跑”等系列文化赛事,甘溪村成为州内的“网红村”,先后2次迎来老挝地方政府中高级干部湖南研修班代表团来村交流,《我的小小村落》被央视发现之旅频道等7个频道同步展播,多彩文化在这里交融共生,绘就一幅“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民族团结画卷。

甘溪村以敬畏之心修复砖石,更以创新之志激活文化。通过、考古发掘、遗址展示等形式,让土司时期的建筑艺术、礼俗传统等文化重焕生机,使这段“齐政修教、因俗而治”的历史智慧成为历史的见证。修缮土司古迹,守护土司王墓,考古发掘先贤成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生动展示。‌

发展共富结硕果,绘就振兴新篇

以发展为基,让各族群众共享繁荣。采取“龙头企业+党支部+合作社+农户”模式联动8个企业,建设200亩高标准脐橙产业示范基地、千亩稻油轮作基地和菌类、中药材等10个产业示范基地。签约引进文化传播公司,成立甘溪祥益文化旅游公司开展整村运营,塑造成“产学研”一体的特色产业村,近三年来吸引各族学生研学和参观游客人员3万余人次。村集体经济收入由2020年不足5万元,增长至2024年173.2万元,带动户均增收8200余元。

20余户村民让出庭院修公路,演绎新时代“六尺巷”故事。“湖南好人”贾祖祥身残志坚,义务清扫公路近十年。“红十条蓝十条“村规民约、“六心”积分制让文明可量化、善行可增值,1120余名村民上红榜得到表扬。关注“一老一小”,对残疾人、空巢老人等提供帮办、代办、上门服务,为21名新录取大专以上学生颁发奖学金3.2万元。为1143名缴纳农村医保对象按等次补贴10元至20元,共计21840元。如今的甘溪村产业旺、生态美、乡风淳、治理优、百姓富,各族群众手相牵、心相连,民族团结进步之花在甘溪村这片热土上愈发绚烂。

责编:莫成

一审:莫成

二审:杨元崇

三审:张颐佳

来源: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