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0-02 10:27:39
中国艺术研究院书法院院长 杨涛
我不由得想起了2023年12月中旬,在此隆重举行的由中国艺术研究院与郴州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郴州简牍书法研讨会”,来自全国多所书法专业院校及研究机构的50余位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分别从不同的学术视角,对郴州西晋简牍书法进行了深入地交流与探讨,近30位专家学者作了主题发言。《中国书法》《书法研究》《书法》《中国书画》《中国书法报》《中国美术报》等书法领域的重要媒体都用了很大的篇幅对郴州晋简以及研讨会的盛况进行了深入和广泛的报道,郴州晋简的书法史价值与意义也因此广为世人所知。
如今,这些成果都凝结成为了这本近500页沉甸甸的《郴州简牍书法研究》论文集,中国艺术研究院周庆富院长亲自担任本书的主编,生动体现了国家级学术机构在此次院地协作中的引领与担当。
中国艺术研究院是文旅部的直属机构,是中国唯一一所集艺术研究、艺术教育、艺术创作、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文化艺术智库为一体的国家级综合性学术机构。隶属于中国艺术研究院的书法院是国家级书法创作与研究的常设机构,主要负责书法专业领域的创作、研究、交流和展示工作,承担国家重要艺术创作项目与研究课题,开展相关艺术普及与艺术人才培训项目。2009年,“中国书法”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作为活动的申报者,中国艺术研究院书法院也因此成为了“中国书法”传承与保护的国家级单位。对中国书法这一最具代表性的传统艺术的传承与保护,也成为了我院义不容辞的使命。
二十一世纪初出土的郴州西晋简,处于书法史上重要的发展阶段,是旧与新、古与今转换的关捩点。西晋以后,简牍逐渐退出了书法的历史舞台,郴州晋简既为简牍一脉之终,可谓之“绝唱”,又是未来纸媒书写之序,一个以王羲之为代表的伟大书法时代的开始。因而,郴州西晋简在书法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让深藏在禁宫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郴州有着丰富的文化资源,历来就是文人墨客荟萃之地,唐宋文人杜甫、韩愈、刘禹锡、周敦颐、秦观等,均在此留下脍炙人口的诗文;同时,郴州也有着丰富的旅游资源,“两山(莽山、飞天山)两湖(东江湖、仰天湖)、一村(沙洲村)一泉(汝城温泉)加上一馆(郴州博物馆)”是郴州山水风光的精髓。如何让文化与旅游相结合,让自然风光赋予文化内涵?如何发掘、研究、传播郴州晋简在书法史上的重大意义?如何把郴州晋简打造成为一张城市的文化名片,成为书法人的朝圣之地,让它在当代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这次的研讨会的举行以及论文集的出版,就是在此思路指导下在书法领域的一次非常有意义的尝试,它不仅是一次研究机构利用自身的学术力量优势,与地方政府合作,对文化遗产进行发掘、研究、传承、保护的成功范例。
就在2023年12月的研讨会举行后的一周,欣闻在郴州渡头古城又发现近万枚吴简,这批资料现在正在整理中,我们也期待中国艺术研究院与郴州市政府能再度合作,为传承保护文化遗产、弘扬中国传统文化贡献我们共同的力量!
责编:姚铮铮
一审:姚铮铮
二审:罗徽
三审:陈淦璋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