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②丨石佳:扎根苗乡绽芳华 同心铺就幸福路

  新湖南客户端   2025-10-02 08:03:23

【编者按】近日,中共湖南省委、湖南省人民政府发布《关于表彰湖南省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和模范个人的决定》,表彰50个模范集体、70名模范个人。其中,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共有8个集体、10名个人荣膺以上荣誉。即日起,新湖南客户端推出“湖南省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风采录系列报道,深入挖掘模范集体和个人先进事迹,展现其在促进民族团结、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贡献。


石佳,女,苗族,19851月生,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花垣县石栏镇人,全国人大代表,湘西七绣坊苗服饰文化有限责任公司、湖南十八洞七绣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创始人。作为新时代少数民族企业家代表,她始终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己任,通过非遗传承、产业融合、民生改善等创新实践,谱写了民族团结进步时代篇章。先后荣获文化和旅游部“全国文化旅游能人”(2019年)、“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州民族团结进步先进个人”(2021年)、湖南省“湖湘英才”2022年)等荣誉称号。

绣出“归巢”幸福路

2017年,在外创业成功的石佳返乡,目睹家乡花垣县石栏镇留守儿童问题突出——不足两万人小镇,竟有1200多名孩子缺少父母陪伴。她深刻认识到,产业匮乏导致青壮年外出务工,是造成家庭分离、文化传承断层根源。毅然返乡石佳,在参加人社部门SYB(创办你企业)创业培训后,依托国家级非遗项目湘西苗绣,创立了七绣坊苗服饰文化公司。她聘请四位非遗传承人担任导师,为当地妇女提供免费带薪苗绣技能培训。

为了让苗绣“活”起来,让乡亲们看到希望,石佳深入调研,发起了“让妈妈回家”公益计划。“边绣花、边看娃,工作时间灵活,保证有订单做。”这句朴实承诺,成为了感召游子归乡强音。归来“妈妈们”飞针走线,孩子们常环绕身旁。那指尖流淌技艺,无声地浸润着童年,织就了文化认同与自信。截至目前,项目累计培训农村妇女2400余人,带动3000余人从事苗绣产业,成功让300多名留守儿童母亲返乡团圆。“忙时绣花、闲时种茶”,七绣坊成为她们在乡村“第二个家”,真正实现了“守着娃、绣着花、养活自己又养家”。石佳更将目光投向留守儿童美育教育,致力于将苗绣这门“指尖技艺”,转化为凝聚人心、滋养心灵“精神纽带”,为异乡漂泊母亲们“绣”出一条温暖回家路。

绘就“同心”团结图

为拓宽增收渠道,石佳带领绣娘及村民开垦1806生态茶园,打造“七绣姑娘茶山”。她针对湘西茶产业痛点,从培管、采摘到加工,建立企业标准化体系,取得显著成效。

2023年茶园进入丰产期。2024年,紧扣乡村振兴产业发展脉搏,石佳积极推动产业升级。依托“正山堂”品牌、技术、市场优势,结合花垣优质茶资源和十八洞集团本地运营能力,打造高端红茶品牌“十八洞红”。她规划将新厂房建设成为集苗绣、制茶研学、文化体验于一体农文旅融合新空间,旨在走出一条和谐共生、美美与共乡村振兴新路,让各族群众共享发展红利。

绽放“绣艺”环球彩

石佳深知,苗绣和苗族服饰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组织部分。为激活其生命力,她投入1200元组建设计师团队,创新融合传统苗绣精髓与现代审美,成功开发326款广受欢迎文创产品。

2018年是苗绣闪耀国际一年,5月,石佳携绣娘作品亮相巴黎国际展。6,国际奢侈品牌爱马仕公司设计师为七绣坊量身设计12套蕴含苗绣元素时装,并由绣娘们亲手制作完成,登上法国波尔多业内时装秀舞台。同年9,作为非遗代表,她随团出访波兰、捷克、比利时,苗绣文化在东欧绚丽绽放,受到外国政要赞赏,苗绣知名度与产品销路由此打开。绣娘们作品更被英国前首相卡梅伦、罗斯才尔德男爵等收藏。

目前,石佳在北京、济南等地开设5家旗舰店,年销售额超千万元。她特别注重培养多民族设计团队,鼓励不同民族纹样在绣娘手中交融创新,使苗绣成为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坚实文化纽带。通过树立和突出各民族共享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石佳让苗绣这一文化精品,在技艺碰撞中焕发新生,打破语言与习俗隔阂,将“籽籽同心,多元共美”民族团结理念,深深扎根于“一针一线”永恒传承之中。

相关阅读:

省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①丨张亚玲:以声为炬,照亮民族团结精神长路

责编:李孟河

一审:莫成

二审:杨元崇

三审:张颐佳

来源: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