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守护先锋”:假期逛景区,除了景色还有额外收获!

周顺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5-10-01 18:18:09

文字/图片/视频 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周顺 通讯员 崔璟 王欣妍

“请跟我一起数节拍,1001、1002......注意按压频率!”10月1日上午11时,长沙市橘子洲头毛泽东青年艺术雕塑前的广场上,长沙市红十字救护师资志愿服务队成员王云飞双膝跪地,双手重叠,在模拟人偶上向游客示范标准的心肺复苏动作。

在橘子洲头,每个周末和节假日都会有一抹“志愿红”驻扎于此,组建成一个移动应急救护站。这个设立在游客最密集区域的站点,不仅为市民游客提供急救服务、伤情处置,还在红十字救护站前“摆摊”,对过往游客进行急救知识教学,平均每日接待游客千余人。

围拢的游客纷纷举起手机拍摄。来自沈阳的游客于女士牵着孩子挤到前排,不时模仿着手部动作。“这次来长沙旅游刚好碰到培训,让孩子学些真本事。”

话音刚落,两位年轻人搀扶着一位老人匆匆走来道∶“大爷下台阶时崴了脚,现在肿得不敢碰。”王云飞的队友高艳晖立刻迎上,迅速从急救箱取出冰袋裹上毛巾,随后搬来折叠椅让老人坐下。

“别担心,先冰敷20分钟,我们帮您固定脚踝。”高艳晖边说边用弹性绷带轻柔缠绕,手指不时轻按确认松紧度。老人疼得皱眉却连声道谢:“本来以为要扫兴而归,没想到这儿的救护这么及时。”

救护站的红色帐篷下,急救物资摆放得井然有序。除了常见的外伤、烧伤等医用耗材,旁边还整齐叠放着折叠担架和轮椅。

“这些设备都是我们精挑细选,既要轻便易携,又要能应对景区常见的摔伤、中暑、突发心脏病等情况。AED(自动体外除颤器)则是安放在距离人流更为密集的场所。以橘子洲头为例,AED投放在游客中心大厅、橘洲旅游码头甲板以及非遗馆戏园内。”长沙市红十字会应急救护培训负责人贺恩介绍,站点不仅是急救点,更是科普台。

这样的守护正在三湘大地延伸。湖南省红十字会赈济救护部相关负责人透露,2024年我省新增5个景区救护站,使全省景区救护站达到34个,实现5A级景区全覆盖。在张家界,“十分钟救护圈”让高山救援高效精准,去年就成功救治了突发心脏病的老年游客;在衡阳,新建的救护站已纳入景区日常管理体系。

当天下午5时,暮色渐染江面,游客仍络绎不绝。王云飞送走最后一批学习心肺复苏的游客,转身走进帐篷,翻开工作手记。他一笔一画记录着:“2025年10月1日,截至17:00,伤情处置31人次,量血压156人次,急救培训1017人次……”

他将用过的急救用品分类整理,准备迎接次日的客流。“能让游客玩得安心,这抹‘志愿红’就守得值。”他说。

责编:周倜

一审:周倜

二审:段涵敏

三审:刘文韬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