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明亮 新湖南客户端·客户端 2025-10-01 14:59:17
新湖南客户端10月1日讯(通讯员 黄明亮)金秋染桂,风送馨香。9月30日,麻阳苗族自治县第一锦江小学迎来了以“科技筑梦·家校同行”为主题的家长开放日。数十位家长代表怀着期待,走进这所“全国科学教育实验校”,零距离感受一场由科创活力与教育温度交织而成的育人交响乐。
在师生们的热情引导下,一场别开生面的校园寻宝之旅徐徐展开。芽芽梦想园、长寿植物种植园、小动物养殖园、个人实验室、科技展览馆……家长们发现,科学教育融入了校园的每一个角落,充满了泥土的芬芳与创造的乐趣。
在一年级的“芽芽梦想园”,校园边角空地被改造成了生机盎然的自然课堂。一盆盆记录着发芽成败的植物观察记录,让一位家长惊喜:“孩子天天念叨他的‘小苗长了新叶’,原来奥秘在这里!”从植物园到小动物养殖园,家长们或感叹初次见到某种植物,或俯身观察养殖箱里可爱的小动物,深刻体会到学校“让孩子亲近生命,不仅是学习知识,更是涵养爱心与责任感”的教育深意。
真正的巧思,在于“低成本,高创意”的科创实践。随着杨志老师的引导,一座由废弃烟花筒制作的“金色城堡”吸引了家长们的目光。它是学生对未来城市的畅想,内置了先进的人体感应和声控系统,当有人走近时,它会自动感应并发出欢迎词,同时展示出模拟的防御功能,让孩子们在动手实践中初步体验人工智能与自动化的魅力。“县城孩子接触前沿科技的机会有限,我们用废旧材料激发兴趣,同时融合环保理念。”指导老师杨志的一席话,赢得了家长们的赞许。
在纸飞机社团展板上,“全国冠军”的荣誉格外醒目。杨志自豪地分享:“我们没买昂贵的设备,却培养出了两位全国冠军!”在火箭发射社团展区,学生亲手打造的火箭模型与威武的遥控导弹车模型,无声地传递着更深远的教育目标:学科学,不只为成为科学家,更是为了成为一个懂得感恩、能够报效国家的栋梁之才。
楼梯间的小博士酵素实验室,虽然空间狭小,却别有一番天地。墙上是图文并茂的科普海报,桌上陈列着一排排由废弃蔬果制作的实验装置。孩子们通过观察蔬果分解、液体变化,亲眼见证了微生物的神奇力量,初步理解了发酵的科学原理。家长们仿佛置身于一个科学秘密基地,纷纷拍照赞叹学校的教育匠心。
参观结束后,一场坦诚而深入的交流会在书吧举行。校长郭均分享了学校“五育并举、全面发展”的育人蓝图。他说,教育的首要任务是立德树人,而强健的体魄是这一切的基石。“我们要求学生每天必须保证1小时的体育锻炼,也叮嘱家长务必让孩子吃好健康的早餐。身体好、品德优,孩子才能学得进、走得远。”在此基础上,学校将继续搞好科技创新特色教育,抓好劳动教育,助力学生全面发展。
在谈及家校合作时,郭均打了一个生动的比喻:“教育是‘5+2=7’的合力过程。学校用5天时间教孩子守规矩、爱探索,家庭需要在周末2天延续这份成长,共同实现‘7’的效果。我们最不愿看到的,是‘5+2=0’——学校辛苦建立的习惯,在周末被归零。因此,我们欢迎家长的监督与沟通,有问题我们共同面对、携手解决。”这番话语重心长,引发了在场家长的共鸣。
校园场地有限,但孩子的探索欲无穷。如何将科学的种子在家庭的土壤中继续培育?杨志介绍,学校已指导家长建立了228个“家庭实验室”,并为每个实验室配备指导老师,建成后还会正式授牌。许多家长听后,当场表示希望加入该计划,让科学探究成为家庭生活的一部分,让孩子的成长拥有更多可能。
教育不要高大上的口号,只需春风化雨的耕耘。在麻阳苗族自治县第一锦江小学,科技与健康正化作一对有力的翅膀,托举着苗乡的孩子们,在探索中拔节成长,在热爱中奔赴远方。
责编:陈建
一审:陈建
二审:李云建
三审:姚瑶
来源:新湖南客户端·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