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湖南客户端 2025-10-01 07:25:00
【编者按】近日,中共湖南省委、湖南省人民政府发布《关于表彰湖南省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和模范个人的决定》,表彰50个模范集体、70名模范个人。其中,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共有8个集体、10名个人荣膺以上荣誉。即日起,新湖南客户端推出“湖南省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风采录”系列报道,深入挖掘模范集体和个人的先进事迹,展现其在促进民族团结、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贡献。
张亚玲,女,土家族,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团员,1998年1月出生,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龙山县茅坪乡水沙坪村人,2021年进入龙山县龙凤文化旅游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担任茨岩塘红色景区讲解员,2023年至今任茨岩塘红色教育培训中心教学部主管。
在湘鄂渝黔交界的龙山县茨岩塘镇,红色基因如血脉般融入这片土地。作为茨岩塘红色教育培训中心的骨干讲解员,张亚玲以四载春秋为尺,丈量出红色文化与民族团结的深度融合之路。她以展馆为课堂、以文物为教材、以情感为纽带,将革命历史转化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鲜活实践,用“声音的力量”架起一座连接历史与现实、各族人民与伟大祖国的“精神桥梁”。她以躬身实践诠释了新时代红色讲解员的使命担当,立志做红色基因的传承者、民族团结的践行者、乡村振兴的推动者。
历史共铸·丰碑同立——做红色基因的传承者
张亚玲始终以习近平总书记“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的重要指示为根本遵循,将红色讲解工作升华为“与历史对话、与先烈共鸣、与听众共情”的精神事业。她深知,红色故事不仅是历史的回响,更是精神的火种;讲解员不仅是历史的讲述者,更是信仰的传递者。
面对数字化时代的新要求,张亚玲主动破局,利用网络扩大宣讲的影响力,参与策划“云游革命老区—茨岩塘”30余期,让红色资源突破地域限制。
她常说:“每一次讲解都是一次精神的洗礼,每一句讲解词都是对初心的叩问。”正是这种对事业的敬畏与热爱,让她在烈日下、寒风中始终坚守岗位,用声情并茂的讲述让革命文物“活起来”、让红色历史“传下去”。
精神共源·信仰同根——做民族团结的践行者
每年,她都接待来自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参观者,累计完成义务讲解2000余场次,服务受众超12万人次。
她立足龙山县“一脚踏四省”的区位优势和“多民族聚居”的文化特色,面对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不同年龄的受众,挖掘红色历史中的民族团结案例,设计红色+民族团结主题线路,以“因人施讲”为原则,将“定制化”讲解做到极致,针对青少年群体,以“红色故事+互动体验”深刻认识自然共生与民族团结深度融合。如设计“种下“石榴籽”共开团结花”实践课堂,让孩子们走进田间地头实地参与体会老区群众春种、秋收的不易;针对老年群体,以“红色记忆+情感共鸣”唤醒时代记忆。如讲述“土家阿婆救红军”时,引入地方山歌与方言,引发老一辈听众的集体共鸣;针对党员干部,以“红色基因+党性教育”锤炼政治品格。如通过“一封家书”“一次宣誓”等环节,强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责任感。始终将民族团结理念融入讲解内容、服务态度与日常生活中。
实践共行·使命同担——做乡村振兴的推动者
2024年10月8日,根据中央组织部部署,为进一步加强党员教育培训阵地建设,经过市县申报、专家评估、现场指导、综合评选,增补龙山县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纪念馆为湖南省党员教育培训示范基地。张亚玲作为见证者与推动者,深度参与红色旅游产业协同发展,以“红色资源+教育”“红色资源+产业”“红色资源+文化”“红色+绿色+乡村”打造沉浸式党员培训课堂,拉动当地消费,助推乡村振兴,实现了红色文化的多效结合。基地自2024年6月开班以来承办湖南省以及周边各省市党员教育专题培训班17批次,通过“眼观革命文物、耳听历史回响、歌颂红色经典、步行长征路线、心品家国情怀、身历历史场景”等多维教学体系,让党员干部在“有形有感有效”的体验中深化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论认同、情感认同与实践认同。
虽然没有惊天动地的伟业,但在她身上集中体现了一位一线普通工作人员对事业的执着追求和无私奉献的精神;未来,她将继续以情感为纽带、以文化为桥梁、以历史为基石,让各族儿女在红色记忆中触摸共同的精神基因,在文化共鸣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让百年党史在新时代的讲述中,始终保持着“进行时”的温度与力量。
责编:李孟河
一审:莫成
二审:杨元崇
三审:张颐佳
来源: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