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域覆盖,融入日常!湘江新区国防教育遍地生花

周达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5-09-30 17:28:58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通讯员 周达

“我站立的地方是中国,我骄傲,我是中国人!”

9月1日,岳麓区第一小学的绿茵球场上,数百名学生齐声宣誓。这是湖南湘江新区2025年国防教育“七进”活动中的生动一幕。今年以来,湘江新区以“全民国防教育‘七进’活动”为抓手,将国防教育贯穿全年、融入日常,构建起覆盖全领域的“全域化”国防教育体系,营造“关心国防、热爱国防、建设国防、保卫国防”的浓厚氛围。

靶向发力,全面覆盖

湘江新区以社区、学校、企业、机关等单位为核心覆盖范围,扎实推进国防教育“七进”活动,实现教育覆盖面与影响力双提升。

图片

7月盛夏,金联社区、连山社区的“枪械结构拆解体验”现场,退伍军人手把手指导青少年组装95-1式自动步枪模型,在实操中传递国防科技知识;黄泥岭社区则将军事元素融入趣味运动会,“情报传递战”“障碍冲锋赛”让孩子们在竞技中体会团队协作的军事意义。

3月25日,绿荷塘小学的升国旗仪式后,退役老兵讲述的军旅故事让学生热泪盈眶,军体拳展示中整齐的步伐彰显少年意气;5月30日,石家冲小学的“国防知识大闯关”现场,同学们围绕歼-20战机参数、雷达原理等问题踊跃抢答,随后的模型拼装课上,小小工程师们专注搭建的身影诠释着科技报国的萌芽。

图片

3月26日,湖南省第二工程有限公司的队列训练中,“立正、稍息”的口令声里,企业员工深刻体会到纪律与协作的力量;8月22日,湖南湘江智能科技创新中心有限公司内,何绚老师讲授的《从胜利到超越》课程,将抗美援朝精神与现代军民融合发展相结合,引发党员干部强烈共鸣。9月26日,湘江新区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组织党员赴肖劲光故居参观,从海军初创史料到航母模型展示,在历史浸润中强化使命担当。

图片

创新表达 让国防教育“活起来” 

“原来机翼上的铆钉都有特殊作用!”湖中社区3D模型拼装工坊里,学生王浩然的惊叹道出了新区国防教育的创新密码。摒弃传统说教模式,新区以青少年喜闻乐见的形式,让国防知识变得可感可触。

图片

科技赋能让国防教育焕发新活力。学士桥社区将AI技术融入创作,孩子们写下的每句歌词经算法转化为激昂旋律,在科技体验中深化对国防的理解;凌云社区的“守护边界线”互动游戏上,全晶老师用鸡蛋类比国土疆域,配合我国国土的动态展示,让抽象的边界概念直观可感;石家冲小学的“千里眼”科普课上,红外线夜视仪、军事卫星等装备模型,让孩子们零距离感受科技强军的力量。

图片

红色故事成为最生动的教材。斑马塘社区的《忠诚之路》宣讲中,授课老师通过杨开慧烈士的家书独白,再现革命者的家国情怀;学联社区、金滩社区的活动现场,陈祥榕“清澈的爱,只为中国”的誓言、王伟“无法返航”的嘱托,让青少年读懂“血肉长城”的深刻内涵;湘江新区发展集团的课堂上,许光达大将“三让三争”的故事,诠释着共产党人的高风亮节。这些跨越时空的红色记忆,成为国防教育最动人的注脚。

图片

如今的湘江新区,国防意识已深深融入日常。

社区的“国防梦想长廊”里,廖若茜“成为军医为战士疗伤”的心愿格外醒目;企业的宣传栏上,“把爱国情怀融入发展战略”的标语催人奋进;学校的作文本中,“立志研发第六代隐形无人机”的稚嫩字迹承载着未来希望……

“国防教育不是‘30天的任务’,而是‘365天的坚守’。”新区宣传工作部理论教育处负责人表示,下一步,新区将持续“精准化、分众化、数字化”方向,进一步整合红色资源、创新教育载体,让国防教育融入新区发展的每一个角落,为打造“三高四新”美好蓝图,实现强军梦中国梦注入力量。

责编:陈佳

一审:李玉梅

二审:王文

三审:刘永涛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