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9-30 11:18:10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9月30日讯(通讯员 曾艳)“感谢巡察组帮我们解决了大难题。现在蓄水和引水方便多了,再也不用靠泥巴和石头堵渠道了。”近日,常宁市罗桥镇三合村的种粮大户老陈指着新安装的闸门,脸上洋溢着喜悦。金秋时节,三合村的田间地头稻浪翻滚,农户们正抢抓农时开展双季稻收割。
常宁市委第一巡察组工作人员到罗桥镇三合村查看闸门安装情况
今年7月中旬,常宁市委组织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专项巡察,对2019年以来农田建设项目进行全面“体检”。8月,市委第一巡察组在三合村走访时发现,一条长达2公里的水渠因未安装闸门、淤泥堆积,导致灌溉功能严重受限。
“农田需水时,只能临时用泥土和碎石堵渠蓄水,既费时又影响效率,极大地影响了农业生产。”村民李先生向巡察组道出了多年的困扰。
巡察组当即向市农田事务中心反馈情况,并将问题列为立行立改事项,督促整改到位。农田事务中心第一时间进行实地勘察,制定闸门安装与清淤方案,组织施工队伍加紧作业。历时半个月,10座新闸门已全部安装到位,渠道淤泥也被彻底清理,昔日“梗阻”的水渠重新畅通,惠及沿线3000余亩农田。
一座座闸门,是“民有所呼、我有所应”的生动实践,把纸上的规划落到实处,将口头的承诺化为心头的暖意。
“巡察工作要聚焦民生实事,把群众的‘问题清单’转化为‘成效清单’,让惠民政策如渠中清水,顺畅流入田间地头,汇聚成推动乡村发展的坚实力量。”常宁市委巡察办主要负责人表示。
责编:吴雅敏
一审:吴雅敏
二审:彭国军
三审:徐德荣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