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湘善潮涌 大爱暖民心

  湖南省民政厅   2025-09-28 11:03:15

心忧天下、敢为人先的湖湘精神,正在新时代慈善事业中焕发蓬勃生机。第十个中华慈善日期间,湖南省以汇聚向善力量,共创美好生活为主题,由湖南省民政厅发挥政策引导作用,湖南省慈善总会搭建社会协同平台,14个市州激活基层参与活力,构建起省级统筹、市州主责、区县落地、全民参与的慈善共治格局。据统计,活动累计募集爱心款物8481万元,资助2.36万名大学新生,落地2000余个慈善项目,惠及50余万人次困难群众。

协同治理,激活全域善治动能

作为全省慈善事业的枢纽平台,湖南省慈善总会深耕品牌建设23载,打造爱心改变命运助学项目2003年启动以来,累计筹集善款8.53亿元,帮助25.48万名寒门学子圆大学梦,先后荣获民政部中华慈善奖”“中华慈善突出贡献奖等国家级荣誉。

2025中华慈善日期间,省慈善总会进一步强化省域资源统筹,联合14市州建立大数据精准识别机制,对受助对象逐一核查、动态管理,确保善款精准对接最迫切需求。其中,长沙市以市级配套+社会捐赠模式募集助学款1500万元,怀化市整合多方资源募集1386万元,两地实践生动诠释了省级搭台、市县唱戏的协同效能。

在全域统筹框架下,湖南各市州立足地域特色打造差异化实践,形成一地一亮点的善治格局。

湘西州聚焦国家乡村振兴战略,探索慈善+产业赋能路径。十八洞村通过慈善助农项目搭建产销对接平台,推动猕猴桃、腊肉等特色农产品销售额同比增长20%凤凰县以慈善+民宿模式募集资金,修缮古城传统民居,带动当地村民通过民宿经营实现增收。

长沙市紧扣基层治理现代化要求,推出爱星社智慧慈善信息平台。截至目前,平台已入驻67家慈善超市、207家公益组织、12家爱心企业、298家社工机构及1376支志愿团队,注册志愿者达2.6万余人,实现需求对接、资源匹配、服务记录全流程线上化,让慈善服务更高效、更精准。

衡阳市深耕慈善一日捐品牌21年,成为践行全民慈善理念的典范。据统计,2024年该项目吸引558家单位、6万名干部群众参与,募集善款1525万元;2025年创新开通网络募捐渠道,截至中华慈善日当天已募集49万元,持续托起困难群众稳稳的幸福

9月5日,衡阳市蒸湘区民政局联合蒸湘区慈善会,在蒸湘街道立新二社区共同开展“中华慈善日”主题宣传活动。

常德、郴州、岳阳、邵阳等地以慈善文化五进活动为抓手,实现慈善理念全域覆盖。常德鼎城区在吾悦广场设政策咨询、项目展示等四大功能区,推动群众自发参与捐赠;郴州汝城县借力土桥镇墟日人流高峰,同步开展政策宣讲与大病家庭慰问;岳阳平江县结合爱国主义教育,在烈士陵园开展慈善宣传,38家慈善组织投入887.32万元资助6265名学生,乡镇志愿者走村入户发放宣传资料3万余份,让慈善就在身边的理念扎根基层。武冈市组织慈善政策咨询解答会,一位市民现场感慨道:以前总觉得慈善离自己很遥远,原来慈善就在我们身边,以后我会尽自己所能去帮助别人。

精准关爱,推动慈善资源惠及民生

慈善不是撒胡椒面,而是要把每一分善款用在刀刃上。湖南始终以精准为核心,围绕国家民生保障重点领域,推动慈善资源从广覆盖靶向投转变,让每一份善意都能温暖最需要的人。

长沙市慈善总会组织开展“一老一小”困难家庭结对帮扶走访慰问活动。

助学帮扶,为教育公平注入慈善力量

父母均为盲人、靠低保维持生活的成某涛,凭借656分的优异成绩考入西安交通大学,却因学费难题陷入困境。衡阳市慈善一日捐项目的精准资助,不仅帮他顺利踏入大学校门,更让教育改变命运的信念在困难家庭中扎根。这份爱心不是终点,将来我也要成为帮助别人的人。成某涛的心声,正是湖南助学慈善项目的价值缩影——2.36万名像他一样的寒门学子,通过此次中华慈善日期间的助学帮扶,走进了理想的大学校园。

保靖县则聚焦义务教育至高中阶段的困境学生,于95日启动久久公益节沃土小黑板助学金项目。该项目计划募集25万元,重点帮扶200名留守学生、单亲家庭子女。同时建立全流程闭环监管体系,通过腾讯公益平台实时公开捐款明细,联合教体局、学校实行三方联审,每一笔善款的流向均可追溯,既让捐赠者放心,也让受助者安心,切实呼应了国家保障适龄儿童接受义务教育的政策导向

助老扶幼,为特殊群体撑起幸福保护伞

株洲市天元区为68名失能老人建立一人一档关爱台账,志愿者每月定期上门提供剪指甲、读报纸等服务。79岁的张爷爷因子女常年在外务工,独自生活多有不便,志愿者的到来让他感受到不是亲人胜似亲人的关怀:每次他们来,家里都热闹不少,连指甲缝里的污垢都帮我清理干净。与此同时,芦淞区在千金文化广场举办善聚芦淞共筑美好活动,慈善蒲公英”“一圈即中等趣味游戏吸引居民参与,志愿者同步提供血压测量、公益义剪服务,现场展示的残疾人手工艺品半小时内被认购一空,实现助老+扶残双向赋能。

湘西州花垣县则将温暖送到更特殊的群体身边。911日,天启商会守护计划走进边城社区,为30户高龄、独居老人送去米油等生活物资,并联合卫生院开展健康检查;针对脑瘫患儿家庭,当地实施一户一策专项扶持,5000/户的资助金解了不少家庭的燃眉之急。全国社区慈善试点单位——娄底市街心社区,创新低龄助高龄代际互助模式,95日活动现场为565岁以上困难老人发放3000元慰问金及米油物资,不仅解决了社区高龄老人照料难题,更探索出社区自治+代际互助的基层慈善路径,为全国老龄化社区治理提供了借鉴。

扶残助残,让无障碍服务覆盖民族地区。

感谢你们用苗话讲政策,我终于清楚能申请哪些帮扶了!”915日,花垣县吉卫镇开展扶残助残,共圆梦想活动,工作人员用苗汉双语向残疾群众宣讲惠残政策,现场发放拐杖、助行器等物资35份。针对湘西州少数民族群众占比高、部分老人不懂汉语的实际,当地将语言适配纳入慈善服务设计,让无障碍不仅体现在物资帮扶上,更落实在政策理解的最后一米,切实体现了不让一个人掉队的民生导向。

文化铸魂,推动崇德向善融入生活

全社会关注的慈善事业,不仅是物资帮扶的硬支撑,更需文化浸润的软滋养。湖南将慈善文化建设作为长远之策,通过机关带头、基层互动、家庭参与,让人人可慈善、处处可慈善的理念融入社会肌理。

湖南省慈善总会联合长沙市慈善总会在长沙市人流量密集的大型商场户外电子屏、公交地铁移动电视等平台播出中华慈善日主题宣传海报,将慈善文化融入市民出行场景。

省民政厅联合省慈善总会打造立体宣传矩阵:举办慈心厚德、善举惠民文化展、人民日报中的公益慈善主题展,编印《慈善法100问》数千册,印制慈善宣传折页2万份,还制作慈善文化手提袋等文化产品;在长沙芙蓉广场、黄兴广场等核心商圈LED屏滚动播放宣传海报,依托小红书、视频号等社交平台推送公益短视频,让慈善政策与理念走进千家万户。

基层创新让慈善宣传更接地气。长沙市开设《民生民声》慈善大家谈电视栏目,每期聚焦一个慈善话题,如如何让助学款精准到位”“社区慈善超市怎么建,惠及观众超100万人次;永州市举行“慈善杯”演讲大赛,让23名选手分享乡村公益故事;株洲市在430台公交车尾屏、100块机关电梯屏高频投放中华慈善日内容,让市民在出行途中就能了解慈善知识;张家界市邀请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获得者赵明建走进社区,讲述见义勇为故事,通过《慈善法》知识有奖竞答吸引120余名儿童参与,孩子们获得慈善小使者称号后纷纷表示要帮爸爸妈妈做公益

家庭参与则让向善家风代代相传。衡阳市石鼓区评选10慈善家庭,李家祖孙三代坚持帮邻居收快递、修家电,李爷爷的话道出了家风内涵:一家人做善事,就是给孩子最好的教育,让他们知道帮助别人是件幸福的事。益阳市赫山区组织家庭义卖会200个家庭捐出玩具、书籍等闲置物品,募得5万元用于社区困难家庭过冬物资采购,8岁的小萌拿着卖玩具的钱自豪地说:我的小熊换了钱,能帮爷爷奶奶买棉衣,太开心了!这些家庭小故事,汇聚成湖南慈善文化的大暖流,为慈善事业发展筑牢了群众根基。

长效赋能,推动慈善事业行稳致远

慈善事业的生命力,在于从节日热度走向日常温度。湖南通过制度建设、平台创新、监管强化,为慈善事业可持续发展注入持久动力

制度层面,省民政厅印发《关于推进社区慈善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社区慈善工作机制与服务内容;湘潭市出台《推动社区慈善事业高质量发展指导意见》《社区慈善试点项目实施方案》,搭建市、县、镇、村四级联动服务供需平台,完善赋能、激励、监管三位一体支撑体系,打造帮扶困难群众、助力社区环保与文化发展的项目集群,已服务社区居民近2万人次;岳阳市将慈善事业纳入社会治理现代化全局统筹谋划,推动活动从“9月集中开展转向全年常态化服务;郴州市将打造福城慈善品牌写入2025年市政府工作报告,启动慈善数字公益平台建设,实现慈善项目线上申报、线下落地;衡阳市建立资金监管平台,累计拦截12起不规范申请,确保每一笔善款都用在刀刃上

平台创新让慈善服务更高效便捷。长沙市天心区裕南街街道发布《裕南街街道慈善资源地图》,整合42家爱心企业、102家爱心门店资源,运营4家老年食堂、13个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点、9个社区慈善超市,54支志愿服务队实现每日有服务、每周有活动,累计发放爱心基金和慈善资源超30万元;益阳市依托芒果公益平台开展指尖慈善2025益心向阳项目预计吸引10万人次参与,市民通过手机就能完成捐赠、查询善款流向,让公益捐赠触手可及。

截至目前,湖南省已培育慈善组织821家,年均募集款物约29.8亿元,开展慈善项目2000余个,累计帮扶困难群众超3000万人次。从省慈善总会的爱心改变命运,到湘西州的苗汉双语慈善服务;从长沙的智慧慈善平台,到娄底的低龄助高龄模式——湖南的慈善实践,始终以人民为中心,将湖湘文化基因与国家战略需求深度融合。

芙蓉国里尽朝晖,三湘四水善潮涌湖南慈善不是一阵风的热闹,而是四季春的绵长;不是少数人做很多的壮举,而是多数人做一点的坚守。省民政厅党组成员、副厅长、省慈善总会常务副会长廖国核表示,湖南将继续以制度为基、以文化为魂、以场景为桥,让慈善的种子在田埂间发芽、在社区里生长、在家庭中扎根,为建设幸福湖南、推进共同富裕注入源源不断的善能量,为全国慈善事业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多湖南智慧范拥科

责编:杨鸿雁

一审:杨鸿雁

二审:蒋茜

三审:周韬

来源:湖南省民政厅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