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狂犬病日|认识狂犬病的真相,科学预防守护生命

  大众卫生报   2025-09-28 09:13:07

大众卫生报·新湖南客户端9月28日讯(通讯员 刘林券)9月28日是第19个世界狂犬病日,今年的宣传主题聚焦“破除狂犬病防控的界限”,旨在推动消除人间狂犬病的进程。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主任医师喻嵘提醒,作为病死率接近100%的急性传染病,狂犬病的防治知识普及至关重要,大家可以从病因、传播、症状、预防及误区五个方面,全面了解这一可防不可治的疾病。

狂犬病的真相:致命但可预防

狂犬病是由狂犬病病毒引起的人兽共患病,病毒通过感染动物的唾液传播,主要侵袭中枢神经系统,导致脑炎和死亡,主要有以下特点:

1.致死率极高:一旦发病,几乎无有效治疗手段。

2.宿主范围:犬类是主要传染源(占95%以上),猫、蝙蝠、狐狸等温血动物也可传播,但禽类、鱼类、昆虫等不感染。

3.全球目标:世界卫生组织提出“2030年消除狂犬病致人类死亡”计划,我国通过科学养宠和疫苗接种积极推进。

传播途径:警惕这些高危行为

1.皮肤破损接触:被发病或疑似发病动物咬伤、抓伤,或舔舐已有伤口。

2.黏膜暴露:如眼结膜、口腔黏膜接触动物唾液。

也有罕见案例,如器官移植或气溶胶传播,如洞穴蝙蝠群。注意:健康动物不传播病毒,但若动物未接种疫苗或来源不明,均视为高风险。

症状与潜伏期:从隐匿到爆发

潜伏期:通常2~3个月,极少数超过1年,与伤口位置(头面部最短)、病毒量有关。

前驱期:类似流感,如发热、头痛、焦虑。

典型症状:恐水怕风,会因咽肌痉挛无法吞咽,甚至听到水声即诱发抽搐;狂躁与麻痹,交替出现意识混乱、攻击性,最终全身瘫痪。

预防核心:暴露后处置“黄金三步”

1. 伤口处理   立即用肥皂水和流动清水交替冲洗15分钟,再用碘伏消毒。此举可减少50%以上感染风险。

2. 疫苗接种

适用人群:被流浪或未接种动物咬伤、抓伤,即使仅破皮无出血也要警惕。

接种原则:越早越好,全程需接种4~5针,严格按时完成。

3. 被动免疫制剂

用于Ⅲ级暴露(如深部伤口、头面部伤)或免疫功能低下者,在伤口周围浸润注射抗体以中和病毒。 对于高风险职业(兽医、屠宰工)人群,可提前接种预防性疫苗。

常见误区与科学应对

1.家养宠物绝对安全:未定期接种疫苗的宠物仍可能感染,需确保宠物每年接种狂犬疫苗。

2.观察动物10天再决定:若暴露于高风险动物,应立即处理伤口并接种疫苗,不可延误。

3.潜伏期长达几十年:科学证实潜伏期极少超过1年,多年后发病的说法无依据。

全民行动,向“零死亡”迈进

个人:科学养宠,避免接触流浪动物,及时处置暴露。

社会:加强流浪动物管理,推广免费宠物疫苗接种。

记住,“知真相”才能“不恐狂”,预防是唯一对抗这一致命疾病的武器。若您或家人有暴露风险,请立即就医,切勿心存侥幸。



责编:许建

一审:许建

二审:陈艳阳

三审:谢峰

来源:大众卫生报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