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桌论坛共话技术创新与产业生态构建

卓萌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5-09-27 17:18:33

926日上午,2025中国生物制造科技创新论坛圆桌论坛在常德举行。来自学界、产业界与政府的代表聚焦生物制造领域的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与产业生态构建发表见解,凸显了生物制造领域“技术-产业-生态”协同发展的共识。

上海交通大学教授许平结合多年产学研经验提出,技术转化的最终目标是形成经得起市场检验的产品。他强调企业需聚焦核心产品,严控成本与质量。针对初创企业,他特别提醒需重视资金风险管控。在政府与资本合作中,以诚信为基础,分阶段扎实推进项目。

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副院长邢新会指出,生物制造仪器装备是技术发展的关键支撑,但国内长期面临装备依赖进口的挑战。他强调,高端生物装备的研发是典型的交叉学科工程,需融合生物、自动化、电子等多领域技术。他还分享了团队通过学科协同,成功开发出多款国际领先装备的经验。

嘉必优生物技术(武汉)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李翔宇从企业实践角度指出,生物制造企业除技术外需攻克三大瓶颈:一是国际国内法规准入;二是基于自主科学验证的市场教育;三是供应链标准与国际接轨。他呼吁产业界共同推动标准升级,以支撑中国从“生物制造大国”向“生物制造强国”转型。

在探讨行业共性挑战的同时,多位专家特别指出,区域产业生态的构建对生物制造高质量发展至关重要。其中,常德在实践中所形成的生态驱动模式,为行业提供了有益参考。

华大集团执行董事、首席战略官梅永红将常德生物制造集群的崛起归因于良好的生态。他认为,常德虽无显著区位或资源优势,但通过政府长期坚持、全员形成产业共识,构建了汇聚技术、人才、资本的优质生态。“政府和部门负责人谈到生物制造都眼中有光,这便是最大的竞争力。”他期待常德成为中国生物制造的“桃花源”。

津市市委书记彭子晟介绍,津市作为常德生物制造核心区,将聚焦生物农业、制药、食品等细分赛道,链接优质资源,打造从研发、中试到产业化的全链条孵化体系。他强调政府将围绕生产要素成本优化形成“组合拳”,为企业提供综合成本最优的发展环境。

湖南鸿健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李洪兵有着40多年从业经验。他表示,中试是成果转化的“必经桥梁”,中试基地需超越设备提供方角色,为科学家提供工艺优化、原料匹配、小批量生产等全链条服务,助力创新落地。

责编:卓萌

一审:卓萌

二审:鲁融冰

三审:廖声田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