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湘都市报 2025-09-26 19:46:40
三湘都市报·新湖南客户端9月26日讯(文/视频 全媒体记者 高煜棋 通讯员 葛敏 乐梧亭)“走几步路就喘得不行,连坐着都觉得胸闷……”长沙75岁的张爹爹近一个月来总感觉“心累”,双腿出现难以消退的水肿。原本以为只是慢性支气管炎加重,在长沙市第三医院检查后才发现,他的心脏已经“累坏了”——不仅患有肺源性心脏病,更发生了心力衰竭。
“老慢支”到心衰,身体警报别忽视
张爹爹患有多年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虽长期规范用药,但近期出现明显气短加重、双腿水肿和夜间睡眠困难。家人原以为是慢性病自然进展,送至长沙市第三医院后经全面检查,确诊其已合并肺心病并发生心衰。
医院老年病科十一病室主任付丽解释,心脏如同人体的“水泵”,心衰即泵功能衰退,导致全身供血不足或血液淤积。尤其是有慢阻肺、高血压等基础病的老年人,心衰早期症状易被误认为“年纪大了”或“慢性病发作”,从而延误治疗。
医生指出,心衰主要有五大报警信号:活动后气短、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双脚脚踝凹陷性水肿、短期体重快速增加;异常疲劳休息难缓;平躺时干咳或咳泡沫痰;心慌心悸或心律不齐。
专家提醒:心衰管理重在长期规范
付丽强调,心力衰竭虽然是一种严重的慢性疾病,但通过系统、长期的管理,患者依然能够维持较好的生活质量。她提醒患者和家属,心衰管理首重严格遵医嘱用药,必须坚持按时按量服药,不可自行调整或停药,并定期复诊让医生根据病情优化治疗方案。
日常管理方面,建议患者养成每日清晨监测体重的习惯,一旦发现3天内体重增加超过2公斤,应及时就医,这往往是心衰加重的早期信号。同时,患者应在医生指导下合理控制每日液体摄入总量,以减轻心脏负担。
在病情稳定期,患者可进行适度的规律运动,如散步、太极拳等,但需在专业指导下循序渐进。此外,积极预防感染至关重要,付丽呼吁心衰患者定期接种流感及肺炎疫苗,注意防寒保暖,避免因呼吸道感染诱发急性加重。
心衰的可控关键在于早识别、早干预和长期坚持规范管理,希望患者和家属重视日常细节,共同守护心脏健康。
责编:高煜棋
一审:高煜棋
二审:黄娟
三审:丁兴威
来源:三湘都市报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湖湘情怀,党媒立场,登录华声在线官网www.voc.com.cn或“新湖南”客户端,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我要问

下载APP
报料
关于
湘公网安备 4301050200037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