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0-10 17:03:59
老年脆性骨折是老年人健康的“隐形杀手”,只有充分了解它,才能有效应对。
什么是老年脆性骨折?
老年脆性骨折又称为“骨质疏松性骨折”,是指老年人因骨骼强度下降(多与骨质疏松相关),在轻微外力(如日常活动、轻微跌倒)作用下即可发生的骨折,常见于腕部、脊柱、髋部等部位。这类骨折可能引发疼痛、活动受限,还可能导致长期卧床相关的并发症(如肺炎、压疮等),严重影响老年人生活质量
老年脆性骨折与运动受伤的骨折有什么本质区别?
首先,受力程度不同。骨质疏松性骨折是指由轻微的外力,或者在日常活动中可能会造成的骨折;运动受伤或者交通意外伤害是属于高能量高暴力而造成的骨折,是属于较大力量造成的骨折,两者是不一样的。
其次,愈合能力不同。老年人身体机能下降,新陈代谢减慢,增加了骨折延迟愈合、不愈合或畸形愈合的风险;运动受伤发生骨折的人群大多为年轻人或运动员,身体状况较好,骨折愈合能力相对较强。
为什么老年人特别容易发生脆性骨折?
随着年龄增长,尤其是女性绝经后,体内激素水平变化,导致破骨细胞活性增强,骨吸收大于骨形成,骨量逐渐丢失,骨小梁稀疏、变细,骨骼的强度和韧性下降,使得骨骼变得更加脆弱,轻微外力就可能引发骨折。
湘雅医院 彭伶丽教授 实习编辑 李今越
责编:刘依
一审:刘依
二审:龚琦涵
三审:谢峰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