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5-09-26 11:03:53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9月26日讯(通讯员 唐淑芳 胡卉)9月25日,株洲生态环境监测中心组织20余名党员干部走进株洲国际会展中心,沉浸式感受第四届北斗规模应用国际峰会,近距离接触北斗技术在多领域落地成果,探索科技赋能生态环境监测新路径。
室外展区陈列的无人装备阵列中,一艘搭载北斗终端的银灰色无人水面艇格外引人注目。据介绍,该装备在污染应急场景下,可依托北斗高精度定位实现自动巡航采样,效率比人工提升3倍以上,并能精准规避航行障碍。优势企业馆内,在千寻位置展台,具备时空感知能力的“青龙”机器人吸引众人驻足。据了解,这款机器人具有高度仿生的躯干构型和拟人化运动控制能力,可替代人工进入化工污染现场开展巡检工作,通过北斗定位技术实现厘米级路径规划,有效保障人员安全并提升污染排查效率。大家纷纷围绕机器人操作流程、数据传输方式等问题展开提问。在“北斗星途・智联未来生活”科技展区,各类机器人吸引了党员们的目光。现场工作人员介绍,这些机器人的核心技术,如自主导航、环境感知和多机协同,经过针对性改造后,完全可以应用于工业园区、自然保护区等环境监测场景,为实现无人化、精细化巡检提供了可能。
此次参观不仅让党员们深刻认识到北斗技术已从航天领域走进民生应用,更成为守护生态环境的“硬核利器”,进一步激发了大家运用科技推动监测工作升级的热情与动力。峰会展示了多项将北斗技术应用于生态环境保护的创新案例,北斗技术正与无人机感知、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等多种前沿技术深度结合,形成生态环境保护“天空地一体化”的解决方案,使得生态环境监测变得更加立体、智能和高效。株洲中心将以此次峰会为契机,持续推动北斗技术与监测工作深度融合,用科技力量守护株洲的碧水蓝天。
责编:李永亮
一审:李永亮
二审:廖义刚
三审:周小雷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