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驱力流失的真相与自救

  大众卫生报   2025-10-10 17:04:31

人类学家项飙指出,当下许多人处于自我陌生化状态,只能按外在要求行动,与自身兴趣热情隔离。在巨大外部压力下,人们常自我控制甚至惩罚,以避免被淘汰,心理学视角下,这体现为缺乏“内驱力”。

内驱力,又称内在驱动力,指的是个体出于兴趣、好奇或内在价值感来自发投入一件事。不是为了考试成绩、绩效考核或谁的肯定,而是因为真的“感兴趣”。

内驱力对个人意义重大。它能提升持久行动力,外在激励易产生依赖,消失后动力也随之消失,而内在驱动力能促使人们长期坚持,如真正热爱写作的人无稿费也会创作;能增强创造力,研究表明,当人们被内在兴趣驱动时,思维会更加开放,更容易产生创新想法。谷歌“20%时间”政策催生众多成功产品便是例证;还能提高幸福感和满足感,内在驱动力让人在做事情时体验到“心流”状态——一种全神贯注、忘记时间的沉浸感,获得深层次满足。

培养内在驱动力可从多方面入手。要找到真正兴趣点,思考无外在压力或奖励时是否仍愿做某事;设定自主性目标,将外在要求转化为自身选择;建立小胜利,拆解大目标,增强胜任感;建立正向反馈系统,记录进步、分享成果;减少外在依赖,关注自身享受过程而非他人看法。

在充满干扰的时代,培养内驱力是与自我对话的过程,当行动与内心渴望一致,便能成为自己的驱动力。

来源 享心理公众号 实习编辑 李今越

责编:刘依

一审:刘依

二审:龚琦涵

三审:谢峰

来源:大众卫生报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