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卫生报·公众号 2025-09-26 09:58:39
小宇放学刚进门,就看见奶奶坐在餐桌旁剥花生,瓷盘里堆着一小捧油亮亮的水煮花生,香气飘得满屋子都是。他伸手抓了两颗塞进嘴里,边嚼边问“奶奶,您总说花生是‘长寿果’,可我看零食袋上写着它脂肪挺高的,吃多了不会长胖吗?还有上次您把发霉的花生全扔了,说吃了会生病,真有这么严重吗?”
奶奶笑着拍了拍他的手“这你就问对啦!花生看着普通,里面的门道可不少。咱们常吃它既护心,还能补营养,但确实不是随便吃都好——吃多少、怎么吃,还有哪些人得少吃,这里面都有讲究。”
其实不止小宇好奇,很多人家里都常备花生,却搞不清它为啥明明脂肪含量不低,还能成“健康宠儿”;也不知道每天吃几颗才合适,更怕不小心吃到坏花生伤身体。今天咱们就从这颗常见的花生说起,把它的“营养好处”和“食用禁忌”讲明白,不管是给孩子当零食,还是给家里老人配餐,都能吃得既放心又对症!
营养丰富
花生是名副其实的“营养宝库”
花生不仅是一种美味的食物,更是一个营养丰富的“宝库”。
优质蛋白质的来源氨基酸种类齐全
花生是优质的植物性蛋白质供给者。每100克花生约含25克蛋白质,在坚果中名列前茅。花生中的蛋白含有人体所需的8种必需氨基酸,对于素食者或希望增加植物蛋白摄入的人群来说,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图源:《中国食物成分表(标准版)》的数据
脂肪含量高,但 “好脂肪” 占比高
花生中脂肪含量较高,每100克生花生含有44.3克脂肪。这些“好脂肪”有助于降低“坏胆固醇”水平,同时保持甚至提高“好胆固醇”水平,有益于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这也是为何高脂肪的花生对心血管有好处。
图源《中国食物成分表(标准版)》的数据
富含B族维生素弥补精白米营养缺口
花生仁富含维生素B1、烟酸、胆碱等B族维生素。每100克生花生含有0.72毫克维生素B1,具有参与能量代谢,维持神经系统和心脏正常功能的作用。此外,每100克生花生含有17.9毫克的烟酸,有助于维护皮肤、黏膜和神经系统的健康。
图源:《中国食物成分表(标准版)》的数据
多种抗氧化成分为“长寿果”名号加分
花生含有多种具有强大抗氧化能力的生物活性成分,如白藜芦醇、间香豆酸、类黄酮等。这些天然抗氧化剂能够帮助身体清除自由基,减少氧化应激对细胞的损伤,在延缓衰老、预防慢性疾病等方面发挥作用。这也是花生被称为“长寿果”的重要原因之一。
图源:《中国食物成分表(标准版)》的数据
功效显著
延缓衰老、护心血管还能控血糖
除了基础营养,花生在抗氧化、护心血管、调节血糖等方面,还藏着不少让人惊喜的潜力。
延缓衰老保护端粒,减缓细胞老化速度
研究发现,每天食用约25克带皮烤花生,能够显著增加参与者细胞染色体末端的“端粒”长度(“端粒”长度与细胞寿命和衰老速度密切相关)。这项研究提示,花生可能通过保护“端粒”来延缓衰老,这主要归因于花生中的单不饱和脂肪酸和间香豆酸等抗氧化成分。
保护心血管降低中风及心脑血管病风险
经常食用花生的人群,中风及心脑血管疾病的患病风险显著降低,尤其是缺血性中风的风险显著降低,是日常护心血管的“平价食材”。
血糖友好低GI值,避免血糖骤升骤降
花生是属于低血糖指数(GI)食物,其血糖指数仅为14,这意味着食用后血糖上升速度和幅度都相对缓慢,属于血糖友好型食物。
图源:《中国食物成分表(标准版)》的数据
食用注意科学吃法才能充分发挥营养
花生营养虽好,但想让营养“不浪费”、吃着“无风险”,还得讲究科学吃法,这几点一定要记牢
警惕霉变花生黄曲霉毒素伤肝风险高
花生在储存过程中如果受潮,容易被黄曲霉等霉菌污染,产生强致癌物质黄曲霉毒素,食用后对肝脏损害严重。
📢提醒千万不要食用已经发霉、变色或有异味的花生。一旦发现花生表面有黄绿色霉斑或闻到霉味,应立即将其丢弃。
控制摄入量每天约10克(15颗)为宜
花生营养丰富,但热量和脂肪含量较高。《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建议成人每天摄入花生的量最好在10克左右(约15颗)。如果想多吃一些花生,建议适当减少一日三餐中的主食或肉类的量,防止脂肪摄入过量、能量摄入过多。
讲究烹调方式生吃保营养,做法宜少油少盐少糖
生吃花生能更好保留其维生素、多酚、黄酮等营养物质。熟吃花生,营养物质可能会有损失。此外,在做法上尽量少油、少盐、少糖。
图源:《中国食物成分表(标准版)》的数据
推荐尝试“花生杏仁露”,润肺养胃、调养气血,延缓皮肤衰老,促进细胞更新。需要注意的是,对杏仁或花生过敏者禁用,痛风患者应适量饮用,糖尿病患者应谨慎饮用。
特殊人群需谨慎这4类人食用有讲究
虽然花生对大多数人是健康食材,但以下4类人群食用时要格外注意,避免引发健康问题
花生过敏者一定不要吃
花生是常见的八大过敏原之一,过敏反应可能极其严重,甚至危及生命。过敏症状包括皮肤瘙痒、呼吸困难、消化道不适,甚至过敏性休克。
对花生过敏的人群,必须严格避免食用花生及其所有制品。购买成品食物时,要仔细阅读食品包装,看配料表是否有花生及其制品。
肥胖人群严格控制摄入量
花生热量高,肥胖或减肥人群如果不控制摄入量,容易导致热量超标,影响体重管理。建议严格控制摄入量,在不吃其他坚果的情况下每天10克,选择生吃、水煮或低温烘烤的花生。
5岁以下儿童选择安全的吃法
5岁以下儿童吞咽功能还没有完善,应防止孩子吃花生时大哭大笑,以免花生仁堵塞气道。给5岁以下儿童吃花生时,建议将花生做成花生酱或花生碎,以减少窒息风险。
其他代谢性疾病患者谨慎选择
高脂血症患者虽然花生的不饱和脂肪酸有益,但是过量食用仍可能加重血脂异常,建议在医生或营养师指导下适量食用。
消化功能不佳者花生脂肪和膳食纤维较多,过量食用可能引起消化不良,建议少量多次地食用花生,或选择易消化的烹饪方式。
来源:央视一套微信公众号、央视新闻客户端、科普中国、CCTV《生活圈》
责编:王思贤
一审:王思贤
二审:梁湘茂
三审:谢峰
来源:大众卫生报·公众号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