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年一根绳,他为14位视障跑者点亮赛道

田甜   三湘都市报   2025-09-25 17:14:28

三湘都市报·新湖南客户端全媒体记者 田甜 通讯员 熊思思

9月25日清晨,长沙理工大学操场上,53岁的文光明和视障跑者夏泽甫正在进行晨间训练。一根不足50厘米长的陪跑绳握在两人手中,今年是文光明作为陪跑员的第7个年头。

从2018年偶然结缘马拉松陪跑,到如今作为核心成员参与湖南公益跑团的日常活动,他是14位视障跑者奔跑在赛道上的“眼睛”,更让“光明”二字,成为黑暗中助力追逐梦想的力量。

一根绳一份信任,7年坚守

文光明的陪跑之路始于2018年的厦门马拉松。当时,身为马拉松爱好者的他,赶到厦门参赛。遇到全盲跑者严伟,因缺少陪跑员参赛困难,看着严伟失落的模样,文光明提出要主动加入。

“我之前有过很长时间的辅陪盲人跑步的经验,虽然这是我第一次尝试主陪,但是那场比赛,我们以3小时19分的完赛成绩,超过了九成参赛选手。”文光明回忆道,“健全人跑马拉松已是不易,视障跑者在黑暗中的全力冲刺,让我深受触动。”这次经历让他下定决心,要成为视障跑者的“眼睛”,努力做好盲人的主陪员。

陪跑不仅是体力活,更是技术活。文光明与视障跑者通过一根陪跑绳建立独特的沟通方式,轻轻一拉表示减速,向上提绳提醒抬脚避障,向前牵引示意跨步,推手则是转向信号。“赛道嘈杂,语言指令容易淹没在欢呼声中,而这套‘绳语’能无声传递关键信息。”文光明解释。

随着陪伴的视障跑友越来越多,文光明意识到个人力量的局限。2022年,在特步跑步俱乐部的帮助下,湖南公益跑团正式成立,为视障跑者提供稳定的训练平台。文光明也成为跑团的核心成员。如今,在长沙,像夏泽甫这样的视障跑者,身边都有4至5名陪跑员组成的支持小队,轮流陪伴训练,确保了训练的科学性和持续性。

照亮他人,也成就自己

这份持续的陪伴,成就了他人,也锤炼了自己。视障跑者夏泽甫的蜕变是最好的证明,从2019年只能慢跑3公里,到如今周跑量达300公里,全程马拉松成绩提升到3小时27分,成为湖南省全盲跑者中的佼佼者。夏泽甫的进步,源于极致的坚持和科学的训练计划,文光明说,“我们根据他的身体情况逐步提升强度,注重力量与耐力均衡发展。”

文光明也在公益长跑中实现了突破。为了能以最佳状态陪跑,他一直保持严格的训练。长期陪伴需要时刻观察环境、调整节奏,反而提升了他的综合能力。2023年南昌马拉松,文光明跑出2小时58分12秒的个人最好成绩,首次突破3小时大关。“这是一种双向的成就。”文光明坦言,“陪跑约束了我偶尔的惰性,也给了我更大的动力。”

如今,文光明的公益跑团开始关注孤独症儿童,希望帮助更多特殊群体通过跑步融入社会。对于未来,文光明表示,“只要还能跑,我就会继续陪在视障跑者身边。即使有一天我跑不动了,也会转为后勤志愿者,为需要帮助的人服务。”

10月的长沙马拉松和11月的株洲马拉松即将开赛,文光明和视障跑者们已进入备赛冲刺阶段。他将继续用那根短短的陪跑绳,在赛道上延续着关于信任、勇气和双向奔赴的温暖故事

责编:田甜

一审:田甜

二审:黄娟

三审:周文博

来源:三湘都市报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湖湘情怀,党媒立场,登录华声在线官网www.voc.com.cn或“新湖南”客户端,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