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笔墨传薪火 少年丹心铸脊梁​——许市镇“五老”与少年共书家国记忆

    2025-09-25 16:42:23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9月25日讯(通讯员 蔡新智

9月25日,许市镇中心小学会议室内墨香氤氲,悬挂四周的楷书横幅“山河无恙”与篆刻作品“警钟长鸣”交相辉映。镇关工委联合中心小学主办的“铭记历史,勿忘国耻”主题书法竞赛在此温情启幕,区关工委主任龚道平、副主任万石明与“五老”代表、参赛师生等60余人出席活动。

“孩子们,我们手中的毛笔有文化根脉”区关工委主任龚道平轻叩桌面,目光扫过端坐的参赛学生,“这些横竖撇捺,承载着甲骨青铜里的文明基因,践行着‘修身立人’的精神传承。今天书写‘勿忘国耻’,是要铭记‘九一八’的屈辱与南京城的创伤,将‘落后挨打’的历史教训铭刻于心;是要从杨靖宇胃中未消化的草根、赵一曼牺牲前写的诀别信里,继承中华民族宁折不弯的气节。”他身体微微前倾,语速放缓却字字千钧:“期待你们透过笔墨触摸历史余温,让‘少年强则国强’的信念,从这方宣纸生根发芽。”

竞赛分硬笔、软笔双赛道,题目皆取自爱国诗词与历史名句。唐恒立攥着笔,脊背挺得像小白杨,笔下少年强则国强字,竖钩饱满如松针;金梓谦悬腕写软笔,选了陆游位卑未敢忘忧国”,“字框正势稳,横折钩收笔时力透纸背,似有金戈之声。50名学子各展风采有的凝神调墨指尖沾了墨渍也不在意有的写错一字轻轻划去重描眉峰微蹙的模样像在与历史对谈。

五老评审团俯身细察,70岁的老校长李尧光扶了扶花镜,指尖停在金梓谦的作品上字的心字底,写得又沉又实孩子们不是在抄诗是把心贴在历史上了。他转向身边年轻教师你看这幅苟利国家生死以,起笔藏锋像含着隐忍,收笔出锋又是决绝,多像先烈的模样!最终,唐恒立、金梓谦分别摘得硬笔组和软笔组一等奖,荣誉证在他们掌心被攥出了细汗。

活动不为评奖,只为搭座桥。区教育局关工委负责人指着满墙作品坦言“‘五老的人生阅历、历史的沉重厚度,都要顺着这笔墨流进孩子心里。他翻开一本备赛的练习册往后要联动更多学校,让书法、绘画都成行走的思政课,把学思践悟串成线,真正让红色基因扎根在少年心田。

以前学历史只觉得年代久远,今天写我以我血荐轩辕’,才懂鲁迅为什么要写这句话。金梓谦摸着自己的作品声音清亮,每写一笔,都像在和先烈说:您放心,我们的脊梁,会挺得比您当年更直!展厅里,硬笔的刚劲与软笔的浑厚交织,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铿锵与母亲叫儿打东洋的悲壮并存,稚嫩的字迹因承载历史而愈发厚重。

据悉,许市镇关工委准备精选30余幅获奖作品,邀请专业装裱师设计册页汇编成《墨铸脊梁》主题教育图册。让其成为行走于各校思政活教材”。许市镇关工委主任郑涤宇说,要勿忘国耻课本上的铅字,变成能触摸的温度、能传承的力量。这些带着墨香的文字,成为少年精神图谱里最鲜亮的坐标。

责编:张佳玲

一审:冯铁

二审:张一新

三审:闵皓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