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5-09-25 16:06:33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记者 曾愉捷 通讯员 刘春林
2025年湖南省足球联赛(湘超)赛场上,一记弧线划破夜空,衡阳16岁小将汤军踢出的“世界波”精准入网,引发全场沸腾。
这已是他连续第二场远射得分。这位从雁峰区中南路小学走出的国家二级运动员,用两记精彩进球,将雁峰校园足球的故事带入了公众视野。近日,记者走进雁峰区,探寻校园足球的育才之路。
中南路小学开展足球训练。
“几年前,组织班级足球赛连上场人数都凑不齐。”汤军的班主任、中南路小学教师曾玉莲回忆道:“现在不一样了,一场班级联赛能吸引全校围观,足球成了孩子们课余最热衷的话题。”她身后,学生正在体育老师的带领下练习传球,奔跑的身影朝气蓬勃。
这一转变,源自雁峰区以“五育并举”为指引,从政策、师资、课程等环节构建起的校园足球育人体系。
雁峰区出台《雁峰区2021-2025年“体育、艺术2+1项目”及戏曲、传统体育项目进校园活动实施方案》,明确“每名学生掌握2项体育技能+1项艺术技能”目标,将足球课程纳入学校考核体系,并实行校长负责制,从制度上保障足球运动的开展。
政策引领下,近五年全区持续加大体育投入,仅2023年就投入300余万元用于更新器材、改造场地。对于白竹皂学校这类场地受限的学校,通过“校社联动”共享社区专业足球场,解决了190名学生的训练难题。
白沙实验学校操场,校队的球员们在绿茵场上展开训练。
下午4点的白沙实验学校操场,哨声清脆,校队的球员们在绿茵场上展开分组对抗。孩子们穿插跑位,足球在脚下快速传导,场边教练不时高声指点。
“带训老师是我们从威名体育俱乐部聘请的中国足协C级教练员。”该校党支部书记、校长何文清介绍:“我们构建了校队、梯队、班级队三级体系,专业教练的引入,让训练更加系统科学。”
雁峰区教育局体卫艺股工作人员坦言,“专业教练少”曾是校园足球发展的瓶颈。为此,雁峰区在新增体艺教师的同时,与专业机构合作,将持证教练请进校园。前进小学甚至组建起一支含中国足协C级、D级教练的“教练天团”。
足球已成为雁峰校园的一抹亮色。
如今,足球已成为雁峰校园的一抹亮色。全区19所小学中,15所为全国足球特色学校。这些学校将足球列为体育课必修内容,确保每周至少一节足球;开发编制足球校本教材,从兴趣培养入手,实现100% 学生参与。
赛事体系随之完善。区级每年举办两次联赛;校级层面,“校长杯”“五色花杯”“阳光少年”等品牌赛事贯穿全年,“班班有球队、年年有联赛”成为常态。课后服务的足球社团更是“一位难求”,六一小学为此将足球社团扩至4个班。
在这一体系支撑下,雁峰学子不断崭露头角。全区已向省市重点中学和职业俱乐部输送数十名足球特长生,其中白沙实验学校的龙芷寒、联盟山学校的刘子涵分别入选U12女足和U13男足国家队。
比竞技成绩更动人的,是足球为成长带来的无限可能。
“汤军正是在课间训练里显露天赋。”曾玉莲说:“足球不仅没影响学习,反而让他学会了高效管理时间,这就是‘以球辅德、以球促智’的体现。”
白竹皂学校毕业生康刚龙也曾一度成绩平平、缺乏自信,却凭借足球特长被多所中学争抢。他的家长感慨:“没想到足球为孩子打开了另一扇门。”
而随着校园足球的普及,雁峰区学生肥胖率、近视率、心理健康问题总体检出率均呈明显下降趋势,学生体质健康合格率已提升至95%以上。
如今,雁峰区正计划进一步优化设施、强化师资、深化“校社企”合作,让更多孩子在绿茵场上自由奔跑。下一记划破长空、承载梦想的“世界波”,或许正在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壤中孕育生长。
责编:曾愉捷
一审:曾愉捷
二审:陈鸿飞
三审:徐德荣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湖湘情怀,党媒立场,登录华声在线官网www.voc.com.cn或“新湖南”客户端,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