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9-25 16:56:39
湖南法治报·新湖南客户端讯(通讯员 羊丽丽 刘媛)涉企破产案件在保障债权人权益的同时,如何助力困境企业纾困重生、维护市场稳定?近期,邵东市人民法院裁定认可了一份和解协议,用看得见的实效,为这个现实课题提供了一份来自司法实践的解答。
邵东市某箱包有限公司因疫情冲击及市场竞争加剧,公司经营陷入困境,长期亏损并引发多起诉讼。债权人某投资有限公司以某箱包公司缺乏清偿能力为由,向邵东市人民法院申请对其破产清算。
案件受理后,法院迅速启动破产程序,依法指定管理人并发布受理公告。经核查,该箱包公司虽资金链断裂,但有一定规模的优质存货及应收账款,市场变现能力较强;此外,其销售渠道成熟、客户资源稳定,产品在区域市场有影响力;且管理团队经验丰富、运营能力佳,可见此箱包公司具备良好的挽救基础。法院认为直接清算将导致企业主体灭失、资源浪费,而和解可最大限度保留企业运营价值,遂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相关规定引导双方转向破产和解。
为最大限度盘活企业资源,让其重焕生机,法院主动介入调解,引导双方共同商议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一方面,与债务人“面对面”沟通,督促其积极处置库存并筹措资金偿还本金,法定代表人承诺将全力履行清偿义务;另一方面,通过“背对背”协调,向债权人阐明债务人经营困境及和解优势,在此基础上,建议债权人减免利息,以此来减轻债务人的债务负担,为企业的复苏创造有利条件,从长远来看也更有利于保护债权人的整体利益。鉴于债权人身处外地、沟通成本较高,法官创新运用微信群平台,实时在线组织多轮磋商,精准锁定双方利益平衡点,最终促成债权人同意免除利息、债务人一次性清偿本金的和解方案。
最终,邵东市人民法院裁定认可了和解协议,正式终结了某箱包公司的破产清算程序。这家曾陷入困境的企业不仅成功 “渡劫”、免于清算,更得以卸下沉重包袱,以更轻盈的姿态重新出发,迎来了 “轻装上阵” 再谋发展的新机遇。
组稿:肖万
责编:梁原
一审:梁原
二审:刘欢乐
三审:周智颖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