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官智慧,尚景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5-09-25 10:33:36
湖南日报9月24日讯(全媒体记者 上官智慧 通讯员 尚景)金秋时节,桑植县黄蜀葵基地喜获丰收。“有纪委同志帮忙,我们种地更有底气。”空壳树乡陈家坪村村民彭大伯边采花边介绍,鲜花收购价每公斤1.6元,预计增收6000元。在桑植,当地纪检干部定期走访,既监督补贴发放,又协调解决实际问题,成为产业发展的“护航员”。
桑植立足资源禀赋优势,因地制宜发展黄蜀葵特色产业,探索出一条“以订单农业为牵引、村集体组织为支撑、农户庭院循环经济为核心”的特色产业发展路径。目前,全县有17个乡镇109个村参与种植,种植面积突破5000亩,配套建设10条加工生产线、8座现代化加工厂,带动3859户农户实现家门口就业增收。
产业的发展离不开良好的营商环境。桑植县纪委监委坚持把护航特色产业发展作为乡村振兴领域监督的重点任务,创新监督方式,提升监督质效。组建专项督查组深入田间地头、生产车间,聚焦政策落实、资金使用、技术服务等关键环节开展全方位监督。通过制发纪检监察建议书、开展约谈提醒等方式,督促相关职能部门履职尽责。数据显示,今年以来,全县已开展专项监督检查10次,下发纪检监察建议书8份,推动解决产业发展中的各类问题53个。
县纪委监委与财政、审计、农业等部门建立联动机制,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实现信息互通、资源共享。同时,充分发挥村(社区)纪检委员作用,依托小微权力“监督一点通”平台拓宽监督渠道,形成线上线下相结合的立体监督网络。对发现的虚报冒领、挤占挪用资金等问题严肃查处,确保产业扶持政策落地见效。
桑植县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将持续强化监督执纪,提升监督质效,推动特色产业提质增效,让群众的获得感成色更足。
责编:向韬
一审:向韬
二审:田育才
三审:宁奎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湖湘情怀,党媒立场,登录华声在线官网www.voc.com.cn或“新湖南”客户端,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