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回总院“三子”工作法走活医共体“一盘棋”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5-09-25 09:31:55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9月25日讯(通讯员 刘艳阳)9月24日,隆回县人民医院党委书记刘清华,院长王小军驱车前往各自联点的医共体成员单位。与此同时,医院班子成员带领七支精锐专班工作组,近日内对辖区内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医院展开一轮全覆盖,下沉式的医疗质量大督查。此次督查一改“打卡式”帮扶,不走过场,不搞形式,全面推行“一把尺子量到底,一张方子开到底,一条鞭子督到底”为核心的“三子”工作法,推动医共体建设从"物理整合"向“化学融合"深度转变,激活县域医疗服务“一盘棋”。

一把“尺子”破解医疗质量参差难题

"以前总院与成员单位之间标准不一,水平不均,就像棋盘上散落的棋子,难以形成合力,诊疗规范也存在差异,如今有了统一标准,执行起来有章可循,心里更有底了。"隆回县横板桥镇卫生院院长廖丁权感慨道

负责联系横板桥卫生院的总院副院长戴江华在出发前,向组内医疗,护理,院感,检验四位专家下发了一套精细化评价标准,该标准成为本次督查中统一的“尺子”,确保所有督查工作对标对表,尺度统一。

医疗组督查员张丹依据核心医疗制度评价体系,直插临床一线科室,开展清单式检查,对核心制度落实,病历书写,危急值管理等关键环节进行“扫描式”检查。护理组督查员刘芳细致核查护理文书质量,紧盯患者身份识别,输液操作等流程,现场指导护士落实三查七对。院感组督查员邱海琳深入手术室,治疗室,医疗废物暂存点等关键区域,不放过一个手卫生区域,不漏查一处消毒隔离环节,为基层院感“排雷除障”。

在桃花坪街道第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刘明医生感叹“以前诊疗基本停留在‘老三样’,现在通过总院专家指导,我们的质量标准真正立起来了”。

七个督查组打破以往零散抽检模式,综合运用听取汇报,查阅资料,现场检查,人员访谈,追踪访视等多种方式。实现系统化,全覆盖督查。“我们绝不是来走过场的”总院副院长邓云帆强调,“每个组都有明确的任务清单和责任分工,既要发现问题,也要帮助基层找到解决问题的路径。”

一张“方子”打通资源下沉堵点

督查组坚决摒弃检查后“一报了之”的做法,对于发现的问题,和成员单位管理人员和一线医护人员进行深度座谈,共同剖析问题根源。“比如发现病历书写不规范,不及时,不能简单归咎于医生责任心,更要考虑是否培训不到位,模版不清晰。”在六都寨中心卫生院督导的总院医务部部长朱锋这样分析。

针对各分院发展不平衡,短板不一的情况,督查组摒弃“大水漫灌”,坚持“一院一策”,开出个性化“处方”。

“通过申请总院指导我们推行6S管理,从环境卫生,人员素养入手打造医院亮点,让老百姓看病有个舒适的环境,总院真的派来了四位6S专家来院,我们越来越有信心了。”桃花坪街道第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院长刘真正表示。

“首诊在基层”虽便利,但遇到稍复杂的手术,乡镇卫生院往往力不从心。8月15日,横板桥镇卫生院在开展一例输尿管镜软管钬激光手术时,发现患者输尿管扭曲,镜子无法推进,情况棘手。卫生院立即向总院泌尿外科求助,夏飞主任,迅速赶到现场,与派驻该院的医生肖永康协同完成手术,手术历时4个多小时。这位家庭经济困难的患者得以在家门口完成治疗,既省去转诊奔波,也节约了医疗费用。

从“星罗棋布”到“握指成拳”,分布在隆回南北狭长地域中的各乡镇卫生院和总院越来越像“一家人”,总院依托心电,影像等中心,通过派驻人员,业务帮扶和标准督导,在关键时刻直接下沉专家力量,实现技术帮扶与应急支援的无缝衔接,让基层医院和群众实实在在享受到“大手牵小手”的便利。

一条“鞭子”激发持续改进动力

没有考核的督查容易缺乏持久动力。为巩固督查成效,总院专门制动《隆回县人民医院医共体镇街医疗机构考核细则》,将督查结果与成员单位绩效考核,年度评优直接挂钩,并建立“回头看”机制,形成闭环管理。

考核围绕财务运行,绩效管理,医卫服务,医共体基金管理,居民健康管理,服务能力提升等多维度开展开展,客观评价各分院工作成效,推动形成督查,反馈,整改,提升螺旋式上升良性循环。

“这套考核细则就像一条‘鞭子’,时刻鞭策我们提升医疗服务质量。”金石桥卫生院院长贺洁指着考核细则文件说“这一机制正在产生积极效果,我们拿到每个季度的考核结果后立即成立整改专班,总院也会派出专家团队帮助我们解决实际困难,这种既给压力又给支持的方式,让我们有了持续改进的内生动力”。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三子"工作法的深入实施,犹如注入隆回医共体建设的源头活水,激活了基层医疗服务质量提升的“一池春水”,标准化,同质化的医疗服务正徐徐流淌,惠及千家万户。

责编:郑丹枚

一审:郑丹枚

二审:曾佰龙

三审:邹丽娜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