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倜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5-09-24 18:53:49
文字/视频 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周倜 通讯员 段珂妍 任思念
练习唱歌,还能“掉下巴”?
近日,音乐爱好者张女士(化名)在家练习歌曲时,为了唱好高潮部分的高音,特意张大嘴巴发力。结果高音刚落,就感觉下巴“咯噔”一响,嘴巴无法闭合,还时不时流口水。她立刻来到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湖湘张氏中医骨伤治疗中心就诊,确诊“颞下颌关节脱位”。
“其实在我们门诊中,这种情况并不少见。”9月24日,该院骨伤五科主任阮红良接受记者采访时借助这一典型病例,科普了下颌关节脱位的关键知识。
哪些情况容易诱发脱位
阮红良介绍,下颌关节脱位,医学上称为颞下颌关节脱位,俗称“下巴掉了”。指的是下颌骨的髁突(关节头)脱出颞骨的关节窝,无法自行恢复原位的急性损伤。
“颞下颌关节就像是连接下巴和颅骨的‘铰链’,主管张嘴、闭嘴和咀嚼等。”阮红良说,日常生活中很多行为都可能导致下颌关节脱位。
过度张口动作是最常见的诱因。阮红良告诉记者,除了唱歌飙高音,打哈欠时张大嘴巴、大笑不止、啃咬大块坚硬食物(如苹果、骨头)、长时间牙科治疗时张口过久等,都可能让关节过度伸展而脱位。
此外,面部受到拳击、车祸撞击、摔倒时下巴着地等外伤,会直接破坏关节稳定性,导致脱位。当然,也有部分人的颞下颌关节韧带天生松弛、关节窝较浅,或存在关节发育异常,这类人群即使轻微张口也可能发生脱位。
值得注意的是,有过下颌关节脱位经历的人,关节周围组织可能已受损,韧带稳定性下降,复发风险会显著升高。
发生脱位后的“三不要一要”怎么做
“一旦发生下颌关节脱位,症状往往十分明显,特别是要警惕以下几点。”阮红良表示,例如,嘴巴卡在张开状态,无法完成闭嘴、咀嚼和吞咽;控制不住流口水,说话含糊、发音困难等。如果发现下巴歪向一侧,面部看起来不对称时就要提高警惕了。通常来说,脱位后耳前关节区会有明显疼痛、酸胀或压痛,部分人可伴耳鸣、头晕等症状。
“下颌关节脱位属于急症,一旦处理不当,就可能加重损伤,我们须牢记‘三不要一要’。”阮红良结合临床诊疗经验给出建议。
“千万不要强行掰动下巴。自行用手拉扯或让他人用力按压,可能导致关节软骨损伤、韧带撕裂,甚至引发骨折,反而增加后续治疗难度。”阮红良指出,此时也不要进食、饮水,因为极易发生呛咳,甚至导致误吸。
与此同时,不要过多说话,并减少下颌活动,避免加重关节负担与疼痛。
“要尽快前往医院骨科、口腔科或急诊科,由专业医生进行手法复位。这是最必要的措施。”阮红良指出,多数单纯性脱位通过规范手法即可复位,复位后患者的疼痛和活动受限会迅速缓解。
“下颌关节脱位虽常见,但只要做好预防、正确处理,就能有效规避风险。”阮红良提醒,若出现反复脱位(半年内超过2次),需警惕习惯性脱位,应及时就诊评估,必要时通过注射治疗或手术加固关节结构,避免影响正常生活。
责编:周阳乐
一审:周倜
二审:杨丹
三审:杨又华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