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晓文 雷兴 李媛媛 周子玲 新湖南客户端 2025-09-24 18:01:02
在传统铸造产业迈向智能升级、追求绿色动能的关键转型期,国网嘉禾县供电公司勇担使命,以“破题者”的姿态突破用电瓶颈,凭借“园网共建”模式,全力推动“绿绘铸都”建设,实现园区与电网同频共振。

走进嘉禾县宏盛制造有限公司生产车间,传统铸造车间“粉尘漫天、轰鸣震耳”的旧印象被彻底打破。如今,智能流水线精准流转,数控设备平稳运行,整洁车间里,只有机械臂移动的轻微声响,处处彰显现代化制造的高效与静谧。而这一转变,源于“园网共建”服务理念的创新实践。曾经因电力瓶颈差点让企业错失发展机遇,关键时刻,国网嘉禾县供电公司的主动作为,帮助企业稳住了“打铁”饭碗。
嘉禾县宏盛制造有限公司总经理蒋斌说:“刚回乡接手企业时,订单来了电力却跟不上,想扩产,急需的4000千伏安负荷接不进来,‘打铁’的饭碗,差点被‘电’卡住脖子。”

正当企业一筹莫展时,国网嘉禾县供电公司党员服务专班主动上门,扎进企业临时工棚,连续奋战三天三夜:通过精准测负荷、调数据、算方案,在饱和电网中打出“负荷大挪移”关键一锤,为企业“砸开”发展空间。更贴心的是,供电公司还助力企业安装智能传感器和能源管理系统,实现从“用上电”升级到“用好电”的跨越。
嘉禾县宏盛制造有限公司总经理蒋斌说:“这套系统一年省近60万电费,省下来的钱投研发,产品从‘傻大黑粗’变‘高精尖新’,年产值也从5000万涨到1.2亿。”
宏盛的蜕变,早从“煤改电”阶段就已埋下伏笔。过去,宏盛公司使用燃煤冲天炉,不仅让工人饱受粉尘困扰,还带来巨大的环保压力。正是供电公司工作人员带着数据上门分析、耐心劝说,才使企业改用清洁高效的电窑炉。

宏盛的转型是缩影,一场更具里程碑意义的行动,正为嘉禾绿色发展按下“加速键”。9月17日,“园网共建 绿绘铸都”主题活动在嘉禾高新区正式启动:集中签约仪式上,政企双手紧握敲定合作;嘉禾“双中心”揭牌的瞬间,标志着园区与电网协同发展的新模式正式落地——这不仅是服务模式的创新,更是为嘉禾绿色低碳转型注入的“强引擎”。
虚拟电厂运营中心、低碳服务中心负责人李昆说:“虚拟电厂运营中心与低碳服务中心成立,是为了企业提供综合能源服务、降低用电成本,带动能源及相关产业升级。”
依托“园网共建”政企联动,国网嘉禾县供电公司推出的增供扩销、负荷管理、能效服务、安全隐患排查“四合一”服务套餐,已结出硕果,38家铸造企业装上光伏绿电,37个专变用户快速新装6.69万千伏安实现“抢跑投产”,10户企业合计降本约6万元;嘉禾虚拟电厂更聚合12户客户、24.444万千瓦商业负荷,成了区域电力稳定的“新抓手”。值得一提的是,嘉禾这项实践,还是郴州市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的开篇之作。

如今,全县97家铸造企业完成“煤改电”,每年可节省标煤1.3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3.146万吨,园区供电可靠性达99.98%、企业平均产值实现翻倍增长。这些亮眼的数据,生动展现出“园网共建”模式带来的全方位蝶变——推动产业加速向智能绿色转型,助力地方经济在可靠电力供应的支撑下提质增效。
虚拟电厂运营中心、低碳服务中心负责人李昆说:“下阶段,公司将持续推进‘双中心’高效发展,服务更多主体参与虚拟电厂建设与市场交易,聚焦优质服务与可靠供电,加速园区绿色低碳转型,为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培育新质生产力。”
责编:何庆辉
一审:何庆辉
二审:罗徽
三审:陈淦璋
来源: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