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州:“告花子”的“逆袭”

唐富平     2025-09-24 17:13:25

修葺一新的永州体育场

3:3绝平张家界!3:0完胜湘潭!“湘超”战火燃遍三湘四水,永州用短短两周的时间,完成了“湘超”赛场上的“逆袭”,一跃成为这场赛事的流量担当。

在此之前,永州因为大赛在即却没有合乎标准的体育场,而被网友戏称“告花子”(当地方言,意为“乞丐”)。永州人没有气馁,而是知耻后勇,50天加班加点建好球场,主场首赛推出“树上挂票”,更为重要的是,通过赛场上永不放弃的精神,用积极的奔跑和精彩的进球,赢得了尊重。

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永州历史文化丰富,在地理上是湘江的源头,在人文上是舜文化、古稻文化、理学文化、女书文化、瑶族文化、柳子文化的源头。过去,迫于交通闭塞、经济滞后、人才外流的无奈现实,永州的经济发展相对滞后,至今没有国家5A级景区,在湖南存在感较低,在区域竞争中处于不利位置,“告花子”般的辛酸如鲠在喉。

然而,时代的车轮滚滚向前,今天的永州,正以一场波澜壮阔的蝶变,彻底撕下旧标签,在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上奋力奔跑,书写着一部从“湘南洼地”到“开放高地”的奋进史诗。“湘超”赛场的“逆袭”,或许正是当下永州真实而生动的写照。永州正以壮士断腕的决心和前瞻性的布局,开启一场全方位的逆袭。

2025年9月5日,湖南省“质量月”活动在祁阳启动,彰显了永州市在全省质量建设中的地位和成就。通过一系列战略部署,永州市质量工作实现了从点到面、从分散到系统、从单一到全局的深刻转变,质量效益显著提升。从2021年起,永州建立质量强市“市县共建”模式,整合市县资源力量,对企业在推进卓越质量管理、科技创新等方面进行结对帮扶,14个县市区、管理区、经开区全覆盖。2024年建立94家品牌重点企业名录,34家企业投入3.1亿元实施智能化改造,100家企业完成两化融合创新,新增1080家企业上云,572家企业上平台,3家企业成为省级云上标杆企业。

据了解,目前永州已培育省长质量奖1个、市长质量奖7个、县区长质量奖19个,推荐申报中国质量奖企业2家。拥有“湖南名品”3个、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6家、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产品1家,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368家,省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18家、省级绿色工厂24家、规模工业企业1316家。培育了“科力尔电机”“新金浩茶油”“宇秀”“时代阳光”“瑶珍米”“东安鸡”“永州之野”等知名品牌,打造了千年摩崖石刻、金洞村K、零陵古城、阳明山、九嶷山等文旅品牌。

当前,永州全力推进“十字型”高铁枢纽建设,随着邵永高铁的加速修建,永清广高铁的规划落实,永州将全面融入全国高铁网,成为连接粤港澳、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重要节点。同时,永州国际陆港、湘江航道、湘桂运河等项目的建设推进,永州正在从“内陆腹地”变身为“开放前沿”。

同时,永州精准发力“一核两轴三圈”区域经济格局,大力发展新能源、新材料、电子信息等先进制造业,积极承接粤港澳大湾区产业转移,一批“专精特新”企业正在崛起;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让优质的果蔬、油茶等农产品以更高的附加值走向全国,成为大湾区的优质“菜篮子”;在文旅发展方面,深度挖掘舜帝、柳宗元、周敦颐、怀素、李达等独特IP,推动文化旅游深度融合,发展循环经济、大健康产业和生态旅游,让“诗意永州”成为吸引游客的闪亮名片。

值得一提的是,永州大力优化营商环境,深化“放管服”改革,吸引外来投资,鼓励本土创业。同时,通过改善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打造宜居宜业城市,增强对人才的吸引力。

当然,高质量发展的道路并非一马平川。永州依然面临区域竞争激烈、科技创新能力有待加强、县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等挑战。但今日的永州,已经展现出了前所未有的自信与活力。从“告花子”到高质量发展,永州的“龙蛇之变”,是一场思想的解放、一次战略的升维、一段拼搏的征程。它不再是一个等待帮扶的“弱者”,而是一个奋力追赶、特色鲜明的“赶超者”。

未来的永州,必将继续以开放的姿态、产业的筋骨、绿色的底色和文化的灵魂,在湖南乃至全国的发展版图中,刻下自己崭新的名字——一个开放、活力、幸福的新永州。(数据来源:今日永州)

责编:唐富平

一审:高洁

二审:陈大勇

三审:周韬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