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凉贪暖食?当心肠胃病“秋后算账”

高煜棋   三湘都市报·网站   2025-09-24 11:14:48

三湘都市报·新湖南客户端9月24日讯(全媒体记者 高煜棋 通讯员 乔木)一场秋雨一场寒,随着天气逐渐转凉,热腾腾的火锅、香辣的炖菜成为不少人的“心头好”。然而,在大快朵颐的背后,秋季也是肠胃疾病悄然“偷袭”的高发期。昼夜温差大、病毒活跃、饮食结构突变……多种因素交织,肠胃一时间难以适应,腹泻、胃炎、消化不良等问题纷纷找上门。

如何科学护胃防病?哪些症状需立即就医?9月24日,长沙市中心医院急诊医学科副主任袁锋详解秋季胃肠防护要点。

四大诱因,肠胃面临“多事之秋”

天气一凉,人们往往更青睐火锅、麻辣烫、烧烤等重口味食物。虽然减少了生冷摄入,但高油、高盐、高辣饮食反而加重消化负担,持续刺激胃肠黏膜,易引发炎症和功能紊乱。

温差大,腹部易受凉:秋季昼夜温差明显,若不注意保暖——如夜间踢被、白天天凉仍穿露脐装,冷空气直接刺激肠胃,导致平滑肌痉挛,出现腹痛、腹泻等症状。

病毒活跃,感染风险增加:诸如轮状病毒、诺如病毒等肠道病毒在低温环境下存活更久,传播力强。聚餐增多、食物储存不当等,都增加了“病从口入”的可能。

入秋后,人体新陈代谢速率下降,肠胃蠕动功能相应减弱。若仍延续夏季饮食量和习惯,如过量进食、嗜冷饮等,极易引起消化不良和腹胀。

三类常见肠胃病,秋季尤其要警惕

急性肠胃炎:多因病毒感染或食物不洁引起,急性肠胃炎常见症状包括呕吐、腹泻(多为水样便)、腹痛,部分患者伴随发热,症状严重时可能导致脱水,需及时补液和治疗。

功能性消化不良:秋季饮食结构突变、情绪压力等是常见诱因。表现为餐后饱胀、嗳气、上腹隐痛等,虽检查常无器质性病变,但非常影响生活质量。

慢性胃炎复发:有胃炎病史的人群,在温差与饮食双重刺激下更易复发,出现反酸、胃灼热、隐痛等症状,若忽视调理,胃黏膜损伤可能进一步加剧。

实用四招,助你安稳度秋

温和饮食,荤素搭配:避免频繁食用辛辣、油腻食物,多吃易消化的温软食材如粥、羹、蒸菜。适当增加膳食纤维,如南瓜、山药、燕麦等,促进肠道蠕动。

保暖到位,护腹为先:早晚及时添衣,尤其注意腹部保暖,夜间盖好被子。女性、老人、儿童及肠胃敏感人群,可使用腹带或穿高腰裤加强防护。

严控食安,阻断传播:食物务必彻底加热,尤其是海鲜、肉类;剩菜不建议存放超过24小时,再吃须热透。推行分餐,使用公筷公勺,减少交叉感染。

作息规律,饭后宜动:定时定量进餐,不熬夜,维持肠胃正常节律。饭后适当慢走、轻柔按摩腹部,有助于消化,避免立即躺下或久坐。

责编:李琪

一审:高煜棋

二审:黄娟

三审:周文博

来源:三湘都市报·网站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湖湘情怀,党媒立场,登录华声在线官网www.voc.com.cn或“新湖南”客户端,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