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邦品牌故事:攀云者手记——从沩水之畔到世界之巅的攀登

    2025-09-23 16:52:41

图1:星邦智能历年来获得荣誉情况

   湘中腹地,沩水汤汤。这片被楚风浸润的土地,自古便有“鱼米之乡”的丰饶,更藏着敢为人先的热望。湖南星邦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星邦”),便是从匠人炉火中淬出的星火。十年磨剑,星火终成烈焰:全球工程机械50强、高空作业制造商10强的荣光里,藏着国家企业技术中心的智慧、国家首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的锋芒、国家智能制造示范工厂的精密、国家工业设计中心的巧思、国家绿色工厂的环保……

梦想启航:燃情湘江燃星火,家国共铸品牌章

    当1980年代的全球化浪潮裹挟着“中国制造=低端代工”的偏见席卷而来,中国品牌出海常被轻慢,被贴上“他者”标签,中国品牌出海之路任重道远。但在湖南湘江之畔,一对工程师夫妻的倔强,悄然叩响了民族品牌突围的时代鼓点。刘国良与许红霞,偏要以赤子之心破局,他们为初生的企业取名“星邦Sinoboom”,这个融合了东方智慧与工业诗意的名字便注定了不凡—“Sino”代表中国,“Boom”是臂架(星邦生产的高空作业产品三大核心零部件之一为臂架),也是对“中国智造”繁荣盛景的深情期许。二字相叠,暗藏“星火燎原,兴邦安国”的宏愿。

   星邦兴邦,兴国安邦。2008年2月28日,星邦在长沙一个30㎡的租赁写字楼房间里诞生,“星邦Sinoboom”正式挂牌,梦想开始启航。

图2:2008年星邦30㎡的租赁写字楼合影

爬坡过坎:千锤百炼铸筋骨,砥砺奋进破困局

   “创业的过程是艰难的,会遇到各种困难和挑战,要有随时接受失败的准备,又要在挑战中总结经验教训,并站起来继续前进的智慧和勇气。”透过刘国良这段富有哲理的体会,可以理解到他俩的执着。

   2008年7月5日,在许红霞的记忆里尤为深刻。那天,她带着星邦人对高空作业平台事业的憧憬,开启了从长沙到天津港、沿着国家大陆海岸线的销售之旅,从天津到大连、到上海,转舟山,再到珠江口的龙穴岛,日夜兼程奔波了四十多天,访遍了修船和造船业的大大小小企业。而7月6日,就是还在上小学的女儿生日,也是她放暑假的第一天,等到她再返回长沙时,女儿早已上学去了。作为母亲为了创业,没有与女儿一起庆祝生日,整个暑假也没有与女儿有一天在一起,只能用电话予以慰籍,说起来有点辛酸。

   如果说放下女儿不管,让她心酸,那在吃了一个又一个闭门羹又没有成果,更使人心累。在当时的时点上,星邦没有名气,加之业界对高空作业平台缺乏认识,别说是购买,就是想交流洽谈都不让进门。40多天里,由于资金有限、住宿简单、工作劳累、业界认可度不高等原因,跟随她的营销总监和2个业务员都相继离开,只有驾驶员和那台蓝色标致始终跟随许红霞去破局。令人欣慰的是,在这趟销售之旅最后总算卖出了4台车,但全年也就仅此4台。金融危机来了那场世界金融危机的寒流,直接导致全球资源量的骤减,也直接导致了中国造船业断崖式下跌。原来商订好的付款,一拖再拖,拖到腊月二十九,最后告诉许红霞一分钱也没有。坐在返程的绿皮车厢里,许红霞丝毫没有回家过年的兴奋,只有那滴滴泪水,以及万千思绪陪伴她。“哪怕能收回10万元,我也可以给辛苦了一年的员工发点奖金过个好年呀!我只能拜托家人,杀了家中老黄牛,给每个星邦人几斤当作感谢”泪叙中,有一种心酸,更有一层对员工的关爱。但许红霞依旧坚定:在困难的时候,只要自己不放弃,总会有解决的办法。

   就在彷徨之时,上海传来喜讯,上海振华公司要采购一批高空作业平台,并在上海宝马展上就对星邦有良好印象,这是一个枯木逢春的转机呀!许红霞赶到上海,磨了一个月最终拿下7台臂车的订单。2009年完成了接近2000万元销售收入,不仅实现了扭亏为盈,而且开始拓展了船厂以外的市场,中粮、百威、哈啤、中车等企业,都有了星邦产品,虽然只是星星点点,但也是星邦浩瀚星辰的序幕。

图3:星邦产品在船厂工作的案例图(星邦第一架臂车售卖至船厂)

乘风破浪:以笔书就世界卷,以新答好品质题

   船到中流浪更急,人到半山路更陡。在星邦开拓全球市场时,方知“中流击水”的壮阔与艰险:融资渠道冻结、高端人才流失、生产成本倒挂——三座大山压得这家初创企业几近窒息。更凶险的是,各方势力虎视眈眈,试图以收购之名将星邦扼杀在摇篮。内外交困之下,星邦终于在2016年扭转乾坤,以高质量产品数据叩开与英国JCB的合作之门。当星邦将自主经验与JCB技术质量相融合时,中国高空作业平台第一次拥有了与世界对话的密钥。此后,从零下30℃黑河试验场的液氮极寒测试,到45℃吐鲁番戈壁的耐高温极限挑战,刘国良带领星邦人不断进行材料迭代、工艺改进,让设备在2022年北京冬奥运会上助力点火仪式,在迪拜的沙暴中稳定作业,在德国慕尼黑展会上惊艳亮相。最终,星邦斩获欧盟CE、美国ANSI等100余项国际认证,在全球各项工程中刻下中国装备的印记。2019年,当星邦的46.6米曲臂式高空作业平台以48米最大工作高度、25.5米水平伸距、455kg载荷的数据上市时,刷新三项世界纪录,不仅填补国内超大型高空作业装备空白,更让中国制造首次站在全球产业价值链顶端。

图4:2016年许红霞接受央视采访时截图

图5:2024年星邦助力全球运力最大固体火箭“引力一号”上海首飞

图6:2022年星邦助力冬奥会点火仪式

开花结果:春华秋实结硕果,匠心筑梦启新程

   十七年的奋斗,昔日有梦想,无场地,无品牌,无资金,无人才团队的“一有四无”小作坊,一跃成为全球工程机械50强,不仅把“敢为人先”的基因,熬成了世界舞台上的光芒,而且引发了我国“高空作业平台”的产业现象,创造了良好的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近七年,星邦经营指标持续保持复合增长超过60%的高质量发展之势。现今,星邦拥有2个海外制造基地、13家海外子公司、355项有效专利、66项发明专利。

图7:星邦智能国际智造城鸟瞰图

   站在新发展阶段的新启点上,刘国良、许红霞壮志未酬誓不休。他俩要带领星邦人在打造高空作业平台先进制造新高地中,彰显新担当、新作为。百亿星邦、百年星邦的宏伟蓝图,正从他俩的事业心灵中,跃入可行性的五年规划。按照五年规划的战略构想,2030年不仅建成占地1800亩,年产能100亿,关键部件自主制造的星邦国际智造城,而且要以“龙头+配套”的策略,通过引进、培育一批配套企业,形成以星邦为主轴的高空作业平台零部件加工、物流配套、整机组装产业集群。“机不可失,时不再来,丧失一次机遇,就等于丢失一个时代。星邦人必须抢抓机遇,力求创新驱动冲击100亿大关,挺进国际高空作业平台前三强行列。”


图8:星邦智能国际智造城厂房透视图

图9:星邦人工作照

责编:樊欣

一审:高洁

二审:陈大勇

三审:周韬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