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烽 2025-09-23 16:55:13
时间,是生命成长的刻度,带给未来无限可能。从煤矿巷道的星火初燃,到非煤矿山的璀璨华章,作为湖南能源集团旗下国有全资子公司,湖南楚湘建设工程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楚湘建工集团)始终以开拓者的姿态,在矿山建设领域深耕不辍。忆往昔,老一辈楚湘人肩挑手扛,在煤矿建设的巷道中披荆斩棘;看今朝,新一代楚湘人勇立潮头,向着非煤矿山建设的新蓝海破浪前行。七十载春秋,见证了楚湘建工集团从单一煤矿建设向多元非煤矿山领域转型升级的跨越发展,也铸就了一段段令人瞩目的建设传奇。
攻破国内超大涌水磷矿工程
看似水到渠成处,尽是百炼成钢时。磷矿素以涌水量大著称,楚湘建工集团承建的湖北祥云高烽磷矿项目是典型的超大涌水磷矿,最大涌水量达2000m³/h,是常规矿井的二十倍乃至五十倍,每一次注浆堵水都堪称一场与“水患”的生死较量。
既无先例,那就开创先例。面对如此大的堵水难题,楚湘建工集团迅速组建由水文地质专家、注浆技术骨干组成的“治水攻坚团”,深入研究矿区水文地质资料,反复推敲打磨注浆堵水施工工艺及操作要点,最终确定注浆堵水分为两大部分进行:前期以帷幕注浆施工为主,井筒掘进采用钻爆法,后续工程以推进式分段壁后注浆与工作面预注浆相结合的方式实现注浆堵水。
施工过程中,楚湘建工集团更是在井下搭建起了试验平台,经过上百次配比试验,配比出水泥—水玻璃双液注浆材料。在注浆时采用“分段式注浆”的施工工艺,每次推进都要进行三次以上的参数检测。同时,项目负责人身先士卒,直接将休息点设置在井口附近,以便及时了解涌水突水情况,做到实时监测、实时响应、实时治理。终于,在历经140天的艰苦奋战后,成功筑起了一道坚不可摧的堵水帷幕,彻底消除了水患威胁。湖北祥云高烽磷矿项目的顺利实施,为我国磷矿项目复杂水文地质条件下的涌水治水积累了宝贵经验。当前,项目注浆堵水工艺已成功申报省部级施工工法,并荣膺湖南省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由点及面,步步为营。楚湘建工集团坚守“合作共赢、风险可控、相互包容”的合作理念,致力于与各方伙伴打造合作标杆。以祥云项目为契机,接续在湖北承接了保康竹园沟磷矿项目、大冶鲤泥湖矿业项目,真正在片区站稳了脚跟,带动了周围的发展。
开辟首个综采综掘非煤矿山
匠心永赓续,砥砺再登峰。楚湘建工集团始终以匠心品质铸匠心工程,以一流业绩树行业丰碑,以前瞻性思维积极拓展贵州市场,相继在贵州拿下了遵义大竹园铝土矿、高硐煤矿、绿塘煤矿、金兴马路槽磷矿、六枝新华煤矿、猴子田煤矿等多个优质项目,实现了煤矿与非煤矿山齐建,企业和项目同飞的良好局面。
“铝土矿还能用综采综掘?”面对业界质疑,楚湘建工集团在贵州遵义大竹园铝土矿生产总承包项目给出了铿锵答案。该项目系国内非煤矿山首个在极其复杂条件下成功实施综采综掘的大型项目,以生产铝土矿为主,矿井水文地质条件复杂,涌水量大,溶洞较多,围岩遇水极易软化膨胀,传统开采方式不仅效率低下,还存在巨大安全隐患。
为攻克这一难题,楚湘建工集团大胆引入智能化综采综掘设备,并创新推进“两采四掘”工作,通过“三维地质动态模拟与综采综掘决策系统”全面采集、识别地质数据,动态调整开采参数,让综采设备能“感知”地质变化,规避风险。但在设备调试初期,由于岩层硬度差异过大,综掘机齿轮经常磨损严重,平均每小时就需更换一次钻头。项目技术人员扎根综采工作面现场,对综掘机钻头材质和结构进行了多次优化升级,最终创新组合运用新型耐磨合金截齿,将更换周期延长至6小时,大幅提升了开采效率。
百舸争流,奋楫者先。如果说综采综掘工作是楚湘建工集团在大竹园项目的积极之举,那么过溶洞技术则更是其“巅峰之作”。项目在推进过程中遭遇了多个大型溶洞,围岩稳定性差,施工安全风险极高。楚湘建工集团成立专项技术攻关小组,对溶洞处理技术进行深入研究,最终确定了一套综合解决方案并提出了13项专项技术措施。如超前地质预报技术,注浆加固技术,提高围岩稳定性;配合刮板运输机实现高效连续作业;加强超前支护,由标准的30米加高至50米,在上下顺槽内增加压力传感器和采用十字观测法,实现综采面全方位监控,为施工创造了有利条件。功夫不负有心人,通过不断努力,成功穿越了多个大型溶洞,且施工过程中未发生任何安全事故。经检测,穿越溶洞后的巷道围岩稳定性优秀,各项技术指标均符合设计要求。
楚湘出品,必属精品。面对如此复杂的地质条件,楚湘建工集团硬是在“豆腐渣”地质中开辟出高效通道。项目投产后年产铝土矿达100万吨,不仅填补了国内复杂条件下大型综采综掘的技术空白,更带动当地铝产业的发展,也成为国内铝土矿综采综掘示范样板。前不久,贵州省副省长一行专门到项目调研,盛赞楚湘建工集团有技术、有能力、有方法,以贵州遵义大竹园矿项目为标杆,辐射周边,带动了片区经济的发展。
擎起国内第一铁矿单井提升运输工程
百战不殆,当属矿建湘军。河北首钢滦南马城矿业项目是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具体行动和生动实践,是中国钢铁行业“铁资源开发计划”重点项目,亦是区域级非煤矿山智能化建设示范基地,项目建成投产后,铁矿石产量达到2200万吨每年。
自项目立项以来,楚湘建工集团从施工组织设计、设施设备选型以及人员协调等多方面进行了协调部署,分析论证项目建设的可行性。同时,成立工作专班,派驻经验丰富的项目管理和生产团队,投入30台套先进设备设施,统筹项目质量、安全和进度,整个项目面貌焕然一新,赢得了上级领导和业主单位的充分肯定。
回溯项目建设历程,400多个日夜的拼搏书写了非煤矿山建设的奋斗传奇。面对紧张的建设工期和艰巨的建设任务,楚湘建工集团以关键节点到月到日、责任分工到岗到人为原则,逐级分解目标任务。在建设期间,按日对施工人员、设备、机具投入情况进行把控,全面分析,及时纠偏,保障了主要工序16小时连续作业、关键工序24小时不间断作业,有效保证了施工进度及效率。
项目建设中最惊心动魄的挑战,当属百米高空的建设工作。项目既要克服地基深基坑的难关,又要打造牢固的高支模、悬挑脚手架等设施。在3#主井塔楼近百米的建设期间,楚湘建工集团实行提升系统“三位一体”的管控体系,有效运用三硐室、双箕斗提升、交流变频方式保证了提升能力。在井塔整体建设期间,内外部采用新型支架保障安全施工,最终在原计划工期的基础上,提前30天完成施工,实现铁矿单井提升能力高达790万吨/年,位列全国第一。
新时代更显新作为。楚湘建工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梁瑞虎深情感慨到:“楚湘人路遥不坠其志、行远不改初衷,以精益求精的态度,高质量建成了一个又一个地质条件差、技术要求高、施工难度大的标志性工程,践行了楚湘永不磨灭的工匠精神,致力于把楚湘打造成有情怀、有温度、赢得恒久尊敬的一流企业。”
从千米井下到百米高空,从煤炭矿山到非煤矿区,楚湘建工集团致力于打造全国矿山托管运营与工程建设一体化的综合性服务企业,围绕湖南能源集团做能源安全保障支撑者、新型能源体系建设引领者、绿色低碳创新发展先行者的企业使命,加快形成“一核、三主、多元”的业务体系,正以创新为笔、实干为墨,奋力书写着属于中国非煤矿山建设的壮丽篇章。(罗烽)
(图附后)
湖北祥云高烽磷矿项目全景
湖北祥云高烽磷矿项目工作区
贵州遵义大竹园铝土矿项目综采工作面
建成的河北马城铁矿主井提升系统井塔楼
河北马城矿业项目全景
责编:樊欣
一审:高洁
二审:陈大勇
三审:周韬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