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路守望者:“经常飞”的湘北交响曲

    2025-09-23 16:56:42

   当低空改革的时代强音奏响神州——国家空域分类管理打破天疆壁垒,无人机新规解缚千亿级应用场景,通航产业迎来历史性机遇。在这奔涌的浪潮中,常德桃花源机场的塔台如定音鼓般巍然矗立,以“经常飞”为名,守护每一片渴望翱翔的羽翼。在湘北大地的苍穹之下,常德桃花源机场的塔台,是这片繁忙空域的神经中枢。在这里,一个名为“经常飞”的品牌,并非刻在招牌上的口号,而是融入每一次无线电指令、每一份飞行计划、每一次安全起落的无声承诺。它承载的,是保障通用航空(通航)安全高效运行的使命,是连接大地与蓝天的责任纽带。

初心:守护每一片飞翔的羽翼

   “经常飞”品牌的灵魂,在于对“通航”二字的深刻理解与不懈践行。它不是冰冷的跑道与钢铁巨鸟,而是航校学员紧张又兴奋的首飞,是转场训练中跨越三省十市的壮阔航迹,是无人机旋翼划破长空的创新探索,是游客凌空俯瞰桃花源的惊叹瞬间。我们深知,每一次通航起降,都关乎一个飞行梦想的启航、一次技术磨砺的完成、一个新兴产业的发展。塔台管制员的指令,便是守护这些梦想与价值的“定盘星”。我们以“安全是底线,效率是追求,服务是根本”为品牌内核,让“经常飞”成为这片空域最值得信赖的通行证。

践行:湘北天路的繁忙乐章

   “经常飞”的承诺,在日复一日的运行中化为一组组跳动的数据,奏响湘北通航的华彩乐章:

   训练的基石:十年磨一剑!训练飞行小时数连续十年突破15000小时大关,2024年更达15274小时。这沉甸甸的数字背后,是无数航校学员在常德空域上空反复锤炼技术的轨迹。作为湖南省训练飞行小时的绝对主力(占比60%),常德机场是名副其实的“飞行员的摇篮”。

飞机停在停机坪上

AI 生成的内容可能不正确。

蔚蓝航校驻常德机场训练机队

   转场的枢纽:我们的视野不囿于一隅。常德机场已成为辐射中南地区的核心转场枢纽。宜昌、铜仁、芷江、衡阳……一条条跨越三省十市的转场航线,如同空中丝带,将常德与广阔的天空紧密相连。每一次安全顺畅的转场保障,都是“经常飞”品牌跨区域协作能力的最佳注脚。

常德机场转场航线示意图

   天空的百花园:通航的形态日益多元。2024年,我们保障通航飞行40291架次,其中观光旅游等多元化飞行突破2000架次,搭载游客逾10000人次。当游客乘机翱翔,领略桃花源与沅澧大地的壮美,那一刻的惊叹与满足,正是“经常飞”服务社会、创造价值的生动体现。

女人站在汽车边

AI 生成的内容可能不正确。

游客乘坐观光直升机

   创新的沃土:拥抱未来,我们积极拓展无人机这一通航新领域。2024年,解禁无人机超200架,签订保障协议74份。从农业植保到电力巡检,从航拍摄影到地质测绘,常德空域为无人机产业的蓬勃发展提供了坚实的运行基础和规范的管理保障,“经常飞”品牌的内涵在创新中不断丰富。

无人机协助地方进行应急演练

   价值的共创:“经常飞”不仅保障安全,也创造效益。我们与8家航空公司深度合作,提供专业的本场训练服务。2024年保障航司本场训练突破2000架次,创收120万元;2025年势头更劲,上半年已保障3436架次,创收突破200万。这不仅是经济效益,更是对常德机场保障能力的高度认可,是“经常飞”品牌专业价值的市场回响。

升华:天路守望者的荣光

   “经常飞”品牌的背后,是塔台上那一双双始终凝视雷达屏幕、侧耳聆听无线电波的眼睛和耳朵。风雪中的坚守,雷暴下的从容,深夜里的灯火通明,是我们无声的誓言。当一架架航校飞机安全落地,学员的技术日益精进;当转场的航班准点抵达下一个目的地;当无人机的任务圆满完成;当游客带着满意的笑容走下飞机……这一刻,所有疲惫都化为“天路守望者”心底最深的满足与骄傲。

穿黑色衣服的男人在房间内玩体感游戏

AI 生成的内容可能不正确。

常德机场塔台管制员

   “经常飞”,是常德桃花源机场对通用航空事业最长情的告白。它根植于保障安全的坚实土壤,成长于服务发展的广阔天空。它意味着365天不间断的守护,意味着对每一次起落的全情投入,意味着对通航未来的无限热忱。在建设交通强国、发展低空经济的时代浪潮中,常德机场将不断擦亮“经常飞”这块金字招牌,以更开放的姿态、更专业的保障、更高效的服务,持续赋能通航产业,守护每一片渴望飞翔的羽翼,让湘北的天空,永远奏响安全与繁荣的动人交响! (来源:常德桃花源机场)

责编:樊欣

一审:高洁

二审:陈大勇

三审:周韬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