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自然保护联盟专家李维东:烟花秀对高原冰川的影响为何比主办方预估的要大

  澎湃新闻   2025-09-22 22:23:37

2025年9月19日,在西藏自治区江孜县热龙乡,由户外品牌“始祖鸟”赞助艺术家蔡国强举办的烟花秀项目《升龙》引发争议。9月22日,中国探险协会专家委员会成员李维东接受了澎湃新闻记者的采访,谈及了他对于此次争议的看法。李维东是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物种生存委员会“兔形目专家组”的国际专家,长期研究鼠兔类动物,包括新疆和青藏高原等地的鼠兔。

李维东在青藏高原上考察研究鼠兔。

李维东注意到了这次活动中采取的两个措施:一个据说是可降解材料的烟花;另一个是为了避免影响动物,试图用盐砖引导鼠兔等物种避开,减少影响。对于前者,李维东认为,生物可降解材料在低海拔地区确实可以降解,因为它需要特定条件。但在高海拔地区情况不同。尤其是在青藏高原这种特别敏感的区域,这里还是中国主要河流的源头之一,这种材料能否降解?是个疑问。李维东指出了一个他认为更关键的问题:“这次活动中烟花燃爆会增加空气中的颗粒物,它们随空气上升,再沉降到更大面积的冰川上,形成吸热点,从而加速冰川融化。这种看不见摸不着的影响,可能更为关键。

李维东提到的这个关键问题源自他在新疆保护天山冰川和伊犁鼠兔过程中,他见识到了全球气候变化和周边的人为影响造成了冰川的退缩和生态环境的变化。“2015年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下令关停了天山一号冰川附近所有的厂矿企业,搬迁了上万人口,只为保护乌鲁木齐河的源头,而青藏高原更是中华民族的生命源泉,更值得珍惜和保护。”李维东说。他注意到烟花秀的现场离冰川并不远,“这些看不见摸不着的影响,第三方是很难评估的。”李维东补充道。

2015年,澎湃新闻记者曾跟随李维东在新疆精河和天山一号冰川考察伊犁鼠兔的生存情况。1983年,李维东发现了伊犁鼠兔,并于1986年完成命名。据他介绍,青藏高原的鼠兔与伊犁鼠兔同属兔形哺乳动物,鼠兔的种类在全世界只有30种,栖息环境分为两种:岩栖型与草原栖息型。青藏高原的鼠兔大部分是高原上的草原栖息型,也有少数岩栖型的鼠兔。对于“用盐砖引导鼠兔等物种避开”的说法。他说,鼠兔从不喝水,主要靠吃青草上沾的雪来补水,因此体内盐分很浓,也不缺盐。鼠兔并不需要盐。盐砖对鼠兔没有作用,再者,鼠兔不可能大面积迁移,不会为了盐砖离开洞穴很远。

《升龙》项目区域及周边可能有分布的藏鼠兔。

《升龙》项目区域及周边可能有分布的大耳鼠兔。

《升龙》项目区域及周边可能有分布的高原鼠兔。

鼠兔栖息地内的粪便堆及带盐分的尿渍。

关于烟花燃放后活动方提到的“燃放后清理残留并翻土修复植被等措施来做环保”。李维东提出了质疑,认为高原的高寒草甸动辄数百年才能形成稳定生态,一旦翻动草皮,就会彻底破坏这片区域。

李维东认为,这件事情的主办方并非没考虑环保问题,但考虑得不专业。“如果要举办类似的大型活动,应该有完善的技术咨询和权威的环境影响评估,才能避免类似问题。”李维东说,“任何商业行为都应该以环保为主,而不是为了个人或者商业目的去做一些夸张的艺术,触动生态环境保护的底线。”他呼吁建立跨学科评估机制,将生态影响纳入商业决策的核心考量,推动行业从“征服自然”向“守护自然”转型。

一只北山羊在鼠兔栖息地舔食粪堆及带盐尿渍。一些动物,如北山羊会专门到鼠兔生活的悬崖台地附近活动,鼠兔尿液和粪便含盐量高,吸引一些食草动物舔食。李维东认为,盐砖对部分食草动物可能有用,但对鼠兔没用。

伊犁鼠兔 李维东 摄

地衣是伊犁鼠兔的食物之一

青兰是伊犁鼠兔的食物之一

火绒草是伊犁鼠兔的食物之一

天山一号冰川区的伊犁鼠兔靠吃自己的软便来补充营养和盐分。

2015年6月,新疆天山一号冰川,李维东在伊犁鼠兔可能出没的地方安放红外照相机,记录它们的活动信息。澎湃新闻记者 许海峰 图

此前,烟花秀活动主办方和艺术家方面称,活动烟花全部使用生物可降解环保烟花材料,燃放前用盐砖引导鼠兔等小型动物离开燃放区。9月21日,蔡国强工作室和始祖鸟分别发表声明致歉,将依据评估结果展开补救行动。

烟花秀现场图

9月21日,中国探险协会就《升龙》事件发出倡议,呼吁在生态敏感区开展活动应秉持审慎再审慎的原则。建议项目方尽快开展全面深入的环境影响评估,并公开评估结果;针对此次活动已造成的结果,如何进一步优化环保措施、强化长期生态监测,与有公信力的科研力量合作制定科学的生态修复方案;同时,加强与生态保护、文旅部门深度交流,尊重传统文化,通过切实行动回馈社会,建立可持续的文化信任。

中国探险协会《关于加强生态保护与科学开展文旅活动的倡议书》

责编:周秋红

一审:姚茜琼

二审:彭彭

三审:文凤雏

来源:澎湃新闻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