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旋,符硕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5-09-22 20:24:22
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郑旋 见习记者 符硕
复杂电磁环境下,一架无人机悄然逼近某重大活动现场。突然,它的信号屏上导航坐标开始“跳舞”,飞行轨迹不由自主偏离原定方向,最终缓缓降落在一处安全区域……这是北斗导航诱骗技术,在日常低空安防中应用的真实一幕。
北斗,作为我国自行研制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不仅提供导航定位服务。近日,记者在长沙走访北斗规模应用企业和时空信息安全产业协同创新平台,近距离感受北斗“黑科技”的神奇力量。
(长沙北斗产业安全技术研究院,无人机防控设备对外展示。郑旋 摄)
随着无人机技术的普及,“黑飞”事件频发成为社会治理的新难题。从机场干扰航班到窥探重要设施,从公共场所侵犯隐私到边境非法越境,无人机的无序使用已经构成实实在在的安全威胁。
“针对无人机‘黑飞’造成的重大安全隐患,我们基于导航欺骗等核心防控技术,研制了适用于多场景的无人机防控系列产品。”长沙北斗产业安全技术研究院执行院长明德祥介绍。
研究院内,固定式无人机防控设备、移动式无人机防控系统等,各有不同。相同的是,这些设备都可快速侦测‘黑飞’无人机,通过导航欺骗等技术手段,建立起“隐形防护罩”,构建一个有效的安全防控区。
传统的防控手段,往往“发现难、定位难、处置难”。无线电信号干扰容易误伤周边设备,物理击落则可能带来二次伤害,单纯依靠人工监控又难以应对高速移动的小型无人机。怎么办?
“我们攻克并掌握了以卫星导航信号‘片上仿真’技术为代表的全系统系列核心技术。”明德祥说,这项技术使得设备可以在芯片级别模拟生成北斗信号,为导航诱骗提供技术基础。具体诱骗的过程,就是通过模拟发射导航信号,为无人机提供一个“虚假但可信”的坐标信息,从而引导其按照安全路径飞行或返航。
在湖南坤雷科技有限公司,记者跟随技术人员,实地观摩了一场“黑飞”阻击战。
(坤雷科技工作人测试“察打一体枪”设备。郑旋 摄)
测试场地上,一架无人机刚刚起飞,监控屏幕上立即显示出它的实时位置、飞行轨迹和信号特征。操作人员拿起一把看似科幻电影道具的“察打一体枪”,瞄准方向后扣动扳机。
没有炮弹射出,没有激光闪烁,无人机却乖乖地开始降落。现场技术人员解释,“基于北斗定位与频谱分析技术,‘察打一体枪’能从源头对非法操控者进行定位与溯源。”
作为专注于低空管控领域的高新技术企业,坤雷科技基于北斗系统,开展电磁频谱感知、雷达探测、光电探测等关键技术攻关,构建低空航道时空智能感知网络,并结合无线电干扰、卫星导航诱骗等手段,实现对‘黑飞’无人机的精准管控。
公司展厅内,另外一款组装的一体化集成防御设备,更加引人注目。“这款设备集成了频谱感知、雷达、光电、反制与诱骗等多重技术,可在5公里范围内,构建‘侦—识—控—反’一体化的防护体系。”坤雷科技总经理刘海涛介绍,设备主要应用于油气储罐区、核电站等能源场所,解决无人机撞击、电磁脉冲攻击及窃取作业区数据等重大安全生产隐患。
(坤雷科技自研的URS680一体化集成防御系统。郑旋 摄)
责编:彭雅惠
一审:彭雅惠
二审:胡宇芬
三审:李伟锋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