侃财邦|累计隐瞒收入可能达数亿元,绝味食品财务逆向造假被ST

黄利飞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5-09-22 20:18:59

图片

明天(9月23日)一开盘,湘股“绝味食品”就要变更为“ST 绝味”,原因系财务造假。

根据湖南证监局下发的《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书》,2017年至2021年期间,绝味食品未确认加盟门店装修业务收入,导致年度报告少计营业收入,累计隐瞒收入可能达数亿元。

此违规操作,公司及相关责任人被合计处以850万元罚款。

1

虚减收入,把账做差

当其他公司都在虚增利润时,绝味食品这家卤味巨头却反其道而行之——

2017年至2021年间,该公司未确认加盟门店装修业务收入,导致各年度报告少计营业收入,占公开披露营收的比例分别为5.48%、3.79%、2.20%、2.39%和1.64%。经累计测算,涉事期间合计少计营业收入超过7亿元。

湖南证监局决定对公司处以罚款400万元。除此之外,时任董事长兼总经理戴文军、财务总监彭才刚、董事会秘书彭刚毅分别被处以200万、150万和100万元罚款。

今日之公告,其实是去年中国证监会对绝味食品立案调查的结果。

去年8月15日公司披露,收到中国证监会《立案告知书》,因公司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中国证监会决定对公司立案。次日公司股价应声跌停。而此前三个月公司股价已连续下跌超过30%。

绝味食品最新股价为15.25元/股,其他卤味个股煌上煌最新股价为12.97元/股。

值得玩味的是,2024年2月、2025年4月,公司公告为公司全体董事、监事及高级管理人员购买董监高责任险。

董监高责任险,顾名思义,是为公司的董事、监事及高级管理人员因其职务行为而可能承担的民事赔偿责任提供保险保障的险种。

保险专业人士告诉侃财君,投保后,当这些人员在执行公司职务时,因过失或疏忽导致公司或第三方遭受损失,并因此被追究法律责任时,保险公司将依据保险合同的约定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此次对绝味食品董监高的处罚是否最终将由保险公司“买单”,要看当时投保时合同条款而定。

2

为减轻增长压力还是为了个人利益?

前几年,卤味连锁疯狂开疆拓土,绝味食品2023年增长的门店数高达874家。如今,卤味没有那么好卖了。

财报数据显示了这一行业的市场变化:2025年半年报数据显示,国内卤味“三巨头”营收均呈下滑态势。绝味食品营收与净利双双下滑,煌上煌与周黑鸭则呈现“增利不增收”现象。

由此,市场大胆揣测,绝味食品少报收入,是为了平滑业绩,减轻后续的增长压力。卤味赛道的竞争日趋激烈,对手虎视眈眈,新品牌不断涌现。通过隐瞒部分收入,为未来的业绩释放预留空间。要知道,绝味食品自2017年上市以来,业绩连年稳定增长,是妥妥的新消费领域的绩优股。

不过,少报的这一项收入,最高只占当年营收的5.48%,可以说只是很小一部分,若是为图业绩保持稳健增长,坦言说,实际用处不大。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其营收同比下降15.57%;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40.71%。所以也有人大担猜测,加盟门店装修这笔收入,由绝味财务总监安排财务部员工出借个人银行账户,进行上市公司以外的“体外循环”,最终可能流入相关利益各方的腰包。

公司表示,目前经营活动正常,将追溯调整财务报表、加强内控整改,待正式处罚决定书满12个月且完成财务重述后,可申请撤销ST。

绝味食品此次财务造假,罚款金额不算大,但一家行业龙头被戴上ST,损失的更是长期积累起来的品牌信誉。一位长期持有绝味股票的投资者就表示:“八年财务数据丢失让人后怕。”

另外,数亿元的营收差距,绝味食品税务合规风险也不容忽视。其虚减收入行为可能涉及增值税、企业所得税等税种的应计未计问题。若税务机关启动纳税调整程序,绝味食品除需补缴相应税款外,还可能面临滞纳金及行政处罚,进一步加剧其财务负担。

欢迎关注新湖南客户端“生态环保直通车”专题,并监督举报你身边的环保问题。扫描下方二维码即可“上车”!
图片

生态环保直通车

 END

 作者|黄利飞
 一审|彭雅惠
  二审|胡宇芬
  三审|李伟锋
- 相关精选推荐 -
这个国庆中秋,AI让网购更懂你!
又是十年之期 湘菜风味朝哪转
图片
湖南日报经济频道出品
未经授权 禁止转载
欢迎分享至 朋友圈
投稿、商务合作:图片hnrbkcb
分享、点赞、在看,再看不迷路⬇️

责编:彭雅惠

一审:彭雅惠

二审:张尚武

三审:李伟锋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