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级荣誉!常德1个集体、4名个人获表彰

    2025-09-22 12:11:24

9月16日至17日,纪念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成立35周年暨全国关心下一代工作表彰大会在京召开。常德市1个集体、4名个人获表彰。

他们以高度责任感和无私奉献精神,呵护青少年健康成长,引导其树立远大理想、传承红色基因,事迹感人、精神可贵,是各级关工委和广大“五老”的学习榜样。以下为部分典型事迹:

1.武陵区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

武陵区关工委积极构建青少年“全生态”守护链,创新“1+3+N”网格管理体系,将1085名“五老”、1800多名志愿者和5.5万名青少年纳入管理,通过微信平台实现精准关爱,涌现出全国道德模范田工、最美志愿者姚跃林等典型。

广泛吸引社会力量参与,引进“丹溪营”研学基地,服务中小学生3万余人次;建立“校企地”服务平台和“芙蓉花”课堂;常态化开展公益助学,组建“老法官科普”“老书记工作队”“江妈妈四点半课堂”等“银发”服务队。

推进红色教育、养成教育、清廉教育,建立“红领巾E学院”“红领巾广播站”“廉洁小故事”微电台,开发“红色云微课”,培育“丝弦传廉”“美育清廉”等校园品牌,助力青少年全面发展。

2.鼎城区关工委常务副主任谭延胜

谭延胜八年来坚守关心下一代工作,深耕红色教育,在文甲起义纪念碑旁设立“银发工作室”,组织老战士、老党员讲述历史,让纪念地成为生动课堂。

关爱留守儿童,创新“飞鸽传书”与“道德存储”结合机制,构建全域“心灵守护网”,提供专业心理关怀。积极联动教育局、文旅局、高校等多方资源,凝聚社会力量,构建协同育人共同体。

3.津市市关工委常务副主任王文军

自2020年6月任职以来,王文军着力机制创建、载体创立和品牌创新,以“心、情、理、力”推动工作提升。

接受重任后全力投入,推进“五老”服务与品牌建设,多项工作获省、市先进。深入调研留守儿童、隔代教育等问题,推出“五老结对帮扶”“暑期公益培训”等项目。健全组织网络,实现关工委全覆盖,组建88个“五老”工作室,873名“五老”结对帮扶4171名青少年。

推动创新津市二小全国校家社协同育人联盟、“玉芳姐姐”工作室等优秀品牌,发挥关工委示范引领作用。

4.澧县澧阳片区关工委常务副主任任泽烟

任泽烟是二等功臣退役军人,2000年退休后担任现职。狠抓队伍建设,以党建带关建,发展“五老”队伍至560多人,每年开展宣讲30多场。

组建“五老”轻骑帮扶队,为群众办实事,获省关工委创新奖。推进“抓三教、育三生”希望工程,每年助推、转化、帮扶学生各10人。开展“新时代好少年”评选,每年树立100名榜样。

二十年来带领“五老”劝阻青少年远离网吧,帮助14名未成年人戒毒;募捐570万元帮扶1822名留守儿童;个人捐资22万元助20名困境生上大学,其事迹被湖南媒体报道。

任泽烟所带领的集体2005年被评为全国关心下一代先进单位;他个人四次获省级先进,2017年获“全国老有所为先进典型人物”,2018年获“全省普法先进个人”,2021年获“全省优秀党务工作者”。

(来源:常德市关工委办)

责编:黄琼

一审:黄琼

二审:鲁融冰

三审:廖声田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