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卫生报·客户端 2025-09-22 11:02:14
立秋已过,但“秋老虎”依旧在线。办公室里此起彼伏的咳嗽嗽、地铁里不停喝水的年轻人,都在提醒我们:秋燥真的来了!
“肺为娇脏,喜润恶燥”。肺脏娇嫩,易受外来邪气的侵袭,尤其是秋令时节的燥邪。燥邪其气清肃,其性干燥,伤人容易耗伤津液,即所谓“燥胜则干”。津液既耗,必然呈现一派燥象,比如常见的干咳无痰、口干舌燥就是因此而致。所以在秋季,我们应注意润养肺脏,防止秋燥伤肺。为了赶走这只“小老虎”,中医准备了一套“撸猫指南”,这个秋天,养阴润燥势在必行。
一、秋季饮食调摄
口渴了就要多喝水,是大多数人的共识。多喝水确是除“秋燥”之良方,不如试试白天喝点淡盐水,晚上喝点蜂蜜水。“朝盐水,晚蜜汤”既是补充水分的好方法,也是秋季养生、润燥抗衰的饮食良方,同时还可以防止因秋燥而导致的便秘,可谓一举三得。
根据中医学理论,五色应五脏,肺对应白色。因此,秋季应常吃白色食物以达到润肺之效。生活中常见的白萝卜、冬瓜、百合、银耳、莲藕、莲子等食物,都是很好的选择。对于肥胖人群,可多吃一些优质蛋白丰富的食物,如鱼片、豆腐等。
此外,秋季还应避免食用辛辣烧烤之品。烧烤的“灵魂”包括辣椒、花椒、桂皮、生姜、葱蒜和酒等,这些食物性质温燥,多食容易上火,加重“秋燥”对人体的伤害。
二、秋季膳食推荐
三、穴位养生小妙招
简单的自我按摩也能预防“秋燥”,如压揉承浆。承浆穴位于下唇凹陷处,用食指指腹用力压揉,口腔内就会涌出分泌液,可以滋阴润燥。
糖尿病患者用力压揉此处十余次,口渴感即可消失,这样不仅可预防秋燥,在分泌液中还含有延缓衰老的腮腺素,可使老人面色红润。
此外,还可以搭配咀嚼鼓漱:晨起和睡前做上下颚运动。闭嘴,舌抵上颚,像嚼口香糖一样空嚼100次,使口中蓄满津液,徐徐咽下。与此同时,咀嚼可使胃肠血流量增加,抵御秋季凉气对胃肠的损伤。
秋燥不是洪水猛兽,而是一封身体发来的“加急电报”。当我们开始留心身体发出的“信号”并加以滋阴调养,就能把“秋老虎”撸成温顺的小猫咪。这个秋天,愿你咳嗽少一点,皮肤润一点,心情美一点!
作者 湖南中医药大学 裴思海 潘思安 田梦影 孙贵香
美编 向佳欣
责编:严德赢
一审:严德赢
二审:郭芝桃
三审:谢峰
来源:大众卫生报·客户端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湖湘情怀,党媒立场,登录华声在线官网www.voc.com.cn或“新湖南”客户端,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