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尽奇峰打草稿一一学画散记

黄熊飞     2025-09-21 08:32:00

图 /文:黄熊飞

画画是雅事,但往往藏了苦辛,甚至掺了血泪。须得兴趣作引、阅历为基、灵性点睛、坚持作骨、良师为导,方能在素纸之上生出些意思来。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幼时涂鸦,少年临摹,皆由欢喜心驱使。记得近日雅集,画家萧剑老师深情回忆当年小学老师称赞他在黑板上画得好,点燃了他当画家的梦想,遂终生以画为业,跑出大山在长沙寻到志趣相投的爱人。少时也爱画,有次被老师打了90分,喜不自胜,但父亲说:“画画当不得饭吃”,我终究拗不过柴米油盐,放弃了。如今见了好画喜不自禁,但只能留下眼高手低的遗憾!

荷兰的梵高却不同,他以热爱爆发出惊人的创作力。他先做过店员,当过教士,皆不如意。直到拿起画笔,虽生活愈加窘迫,精神却有了投奔。他画太阳、画星空、画向日葵、画吃土豆的人,笔下尽是灼热的生命。热爱可抵岁月漫长。兴趣如种子,虽微小,却蕴含无穷生机,若得合宜土壤,自能生发。

单有兴趣,终究不足。人需阅历,画需底蕴。画画写生讲究“搜尽奇峰打草稿”。少年人纵有万般技巧,所作之画往往好看则好看矣,终觉浅薄。为何?未经世事、未览山河,眼中世界尚且单薄,笔下如何深厚?李自健先生,其画之所以动人,非惟技巧高超,更因他尝遍人间滋味。他少时家贫,历经磨难,甚至外出写生都只能偷爬火车,后来游历各国,见闻广博。他笔下的《南京大屠杀》震撼人心,是因为画家得到星云大师帮助、自身对战争与和平有深刻体悟,笔下流出的是血泪记忆,而非凭空想象。阅历之于画家,犹如五谷之于酿酒,未经岁月发酵,何来醇香?八大山人“国破家亡”的孤寂、徐渭“笔底明珠无人买”的苦闷、黄公望“狱后隐居富春山”的寄情山水……无不是体现人生历练后的艺术升华。

画画需要灵性。意趣天成味渐浓。灵性似乎玄妙,实则是对世间万物独有的感悟。齐白石画虾,寥寥数笔,透明活泼,仿佛即刻就要从纸上跃出。别人问他秘诀,老人笑道:“不过是多看多画罢了。”这话自然不假,然这“多看”之中,自有玄机。同样是看虾,有人只见盘中餐,齐白石却见其须爪如何摆动,身躯如何弯曲,水中姿态如何灵动。这便是灵性——能见人所未见,感人所未感。达芬奇为画好人体,不惜解剖尸体,探究肌肉骨骼之构造。世人多以为这只是科学精神,我却觉得这何尝不是一种极致的灵性?他能从血肉模糊中看见美的规律,从死亡冰冷中感知生命韵律。灵性不是凭空而来,实则是极度专注与热爱的产物。

砚池磨破墨梅香。最难莫过于坚持。画画入门易,成家难。初时兴趣盎然,画了三五月,便觉进步迟缓,心生厌倦。即便如达芬奇这般天才,一幅《蒙娜丽莎》竟画了四年之久,期间反复修改,从不满意。传说他为了捕捉那神秘微笑,请乐师在一旁演奏,让模特保持愉悦心情。这种近乎偏执的坚持,非常人所能及。梵高在生前只卖出一幅画,受尽贫困与精神折磨,却仍在十年间创作了两千多幅作品。没有对绘画近乎宗教信仰般的坚持,如何能在无人认可的情况下持续创作?齐白石老人早年做木匠,二十七岁始学画,至老不辍。他曾说:“不教一日闲过。”即使年过九旬,仍坚持每日作画。这种坚持,已不仅是习惯,而是将艺术融入了生命节奏。

此外,画画还须良师指点。古来以师徒相授以传衣钵,形成风格相近的各门各派。近代以来有专门的美术培训学校和美术学院。好友谢海滨为某名校美术教研组长,其参与的湘江新区“十方上品”培训学校名师云集,学者考入各美术学院者甚众。其女亦考入中央美术学院。叫我好生羡慕!

学画画者甚众,但真正能成名成家者不足万分之一。人们多只看见画展上的光彩,拍卖行的天价,殊不知每一幅画作后面,藏着多少日夜的孤寂与执着。画室里的灯光总是亮到很晚,地板上散着废稿,颜料干了又调,画笔秃了再换。画者面对白纸,如同面对整个世界,又如同面对自己内心的深渊。这种劳作,外人看来或觉枯燥,画者自己却乐在其中——兴趣化为持久的热爱,阅历成为取之不尽的源泉,灵性则在长久的磨练中愈显敏锐,而坚持早已成为自然而然的生活方式。

今人学画,多有急功近利者,指望三两载便成名家。殊不知画道如修行,需用一生去探索。天分固然重要,但若无后天的勤学苦练,再高的天分也是徒然。达芬奇的天才世人皆知,但他的笔记本上写满了“一定要努力”的自勉之词;梵高的疯狂常被谈论,但他写给弟弟的信中尽是对绘画技术的深思熟虑;齐白石的画看似逸笔草草,实则背后是“废画三千”的锤炼。湖南旷小津、刘云、王憨山、杨正良、陈来国、石建兵等画功卓越者无不是数十年如一日坚持不懈而有所成。

画道如此,世间其他事何尝不是?兴趣为舟、阅历作桨、灵性似风、坚持是舵、良师为导航,五者兼备,方能在这茫茫人海中,驶向自己想要的彼岸。

每见孩童信手涂鸦,眼中放光,我不由心生羡慕。不是为了他们可能成为未来的大师,而是为他们此刻纯粹的欢喜。这种欢喜,是所有艺术的起点,也是人生的一大乐趣。

作者简介

黄熊飞,系湖南省作协会员、湖南省青年研究会员,长沙市政府研究室三级调研员。曾著《面对朝阳》《青草集》《一路芬芳》等六本书及合著《大学语文》等书六本。

来源:美丽新宁乡

责编:李玉梅

一审:李玉梅

二审:王文

三审:刘永涛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