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江副刊·艺风|以艺术铭刻丰碑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5-09-20 09:08:10

文|周宏亮

近日,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型文艺晚会《正义必胜》于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上演。晚会紧紧围绕“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的主题,生动鲜活地再现了中国人民在民族危亡之际觉醒奋起,从苦难深渊走向光辉胜利的壮阔历程。

文艺晚会《正义必胜》剧照。 资料照片

晚会突出情境化表达,综合运用戏剧、音乐、舞蹈、朗诵及多媒体技术,打造沉浸式历史现场。第一场“怒吼吧,黄河”聚焦民族觉醒。《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以情境表演再现民族存亡的危局。情境歌舞《血染的白桦林》艺术化地再现了东北抗联英烈们的壮烈事迹。舞蹈《殇》以南京大屠杀为背景,通过一对兄妹在战火中的生死离别,并以结尾妹妹一声“哥哥”的震撼呼喊传递战争之痛。《怒吼吧,黄河》则通过朗诵与合唱的交响,以恢宏的艺术力量,展现了一个民族在危难中的觉醒与不屈。

第二场“红星照耀中国”展现了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的核心地位与历史担当,勾勒出延安时期艰苦而充满革命理想的奋斗图景。情境诗朗诵《这束光》以青年革命者奔赴延安的光辉历程为主线,再现了抗战时期延安的战斗景象与精神风貌。歌舞《延安!延安!》通过凝练而富有象征意味的肢体语汇,展现了思想与信仰在抗战历程中的引领作用。演员以垦荒劳作、锻造兵器的动态形象,舞出军民团结、自力更生的壮阔图景。陕甘宁民歌《高楼万丈平地起》、情境表演《窑洞与战壕》和陕北民歌《抗日将士出征歌》描摹军民一体、同仇敌忾的动人图景。

第三场“不可战胜的力量”以组舞、组歌联动形式,还原人民战争的壮阔画卷。《铁道游击队舞》《大刀舞》刚劲铿锵,《八路军军歌》《琼崖独立队之歌》《游击队歌》《地道战》《在太行山上》等经典旋律激荡人心;情境戏剧《永远的番号》基于新四军82名官兵血战刘老庄、当地青年重建连队的真实历史事件创作,于细腻人情中融入宏大历史,在战争苦难中折射出不灭的人性光辉。刘敏涛饰演的“大娘”,一句“莫欺我中华无肝胆,母亲膝下百万兵”,道出了千万英雄母亲送儿赴国难的凛然气节。与之呼应,男子群舞《血战到底》则通过气势磅礴、充满力量的肢体动作,再现了平型关大捷、百团大战等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著名战役。

第四场“共同的黎明”礼赞了中国人民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作出的巨大牺牲与历史性贡献。舞蹈《乘风》通过动态的意象营造,展现抗日志士如乘风破浪般一往无前、奋勇迎敌的壮烈场面。情境演唱《不朽的旋律》融汇多国反法西斯经典音乐作品,以艺术对话凸显出正义之战超越国界的共同价值。歌曲《无名者勋章》以庄重深沉的曲调,纪念和讴歌那些在抗战洪流中默默奉献、英勇牺牲的无名英雄。

第五场“正义永恒”从沉郁的历史叙事升华至人类和平与命运共同体的宏大展望;凭借立意深远的戏剧结构实现首尾呼应,在强烈的情感共鸣中,构建起跨越时空的精神纽带。情境对话《如你所愿》中,宋春丽饰演的老年“妹妹”与记忆中永存的哥哥展开深情对话,以家族四世同堂的今景告慰先烈,将手足情升华为家国大爱。仪式仪仗表演《守护正义》将中国军人的威武之师、文明之师形象展现于舞台之上。领唱与合唱《势不可挡》、歌舞《命运与共》则分别展现新时代朝气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和平强音,实现首尾呼应。

整场演出以史为鉴,以剧为媒,不仅在历史真实与艺术升华间找到了完美平衡,更以深刻的思想与强烈的感染力,奏响了一曲震撼人心的正义凯歌。

责编:邓正可

一审:刘瀚潞

二审:曹辉

三审:杨又华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