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锐 三湘都市报·网站 2025-09-19 20:02:27
三湘都市报·新湖南客户端9月19日讯(全媒体记者 胡锐 通讯员 刘露 程浩)近日,湖南岳阳临湘东220千伏线路工程现场,一架银灰色无人机腾空而起,在嗡嗡的旋翼声中,精准完成起飞、悬停、落线等动作,并将一枚间隔棒稳稳嵌入双分裂导线。国网湖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网建设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自主研发的“双分裂间隔棒智能安装无人机”在此完成首次现场试用。

“设备集动力、能源、载重、控制和传感系统于一体,即使在恶劣环境下,单次安装任务仍可在3—5分钟完成。”项目研发人员介绍,相比传统人工作业需两人攀爬铁塔、耗时半小时以上,无人机作业大大提高了施工效率。当天,这架无人机连续执行10多次安装任务,数据实时回传至监控屏,现场仅闻旋翼声与简洁指令。
输电线路间隔棒安装是典型的“高空高危作业”。湖南丘陵山地占比超六成,河网密布、气象多变,人工安装需攀爬铁塔、高空走线,不仅面临坠落风险,还受地形限制效率低下。“过去一个工程队一个月只能装200个间隔棒,现在无人机一天就能完成。”上述项目研发人员介绍道。
2024年初,国网湖南电力启动研发项目,目标直指“机械化换人、智能化减人”。研发团队历时两年,历经三代样机迭代,从初代“能飞就行”,到二代优化悬停稳定性,再到三代集成视觉辅助与远程遥控技术,最终攻克系统集成、环境适应性等难题。今年3月,二代样机在试用中因重心偏高出现晃动,团队连夜调整设计,为无人机加装“平衡尾翼”,最终三代样机在高温、大风等复杂环境下稳定作业。
记者看到,这架重120千克的双分裂间隔棒智能安装无人机,采用M型机架,适配500毫米间距双分裂导线。目前,该型无人机已成功完成现场试用,未来将在更多输电线路建设中推广应用。
责编:胡锐
一审:胡锐
二审:丁鹏志
三审:张军
来源:三湘都市报·网站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湖湘情怀,党媒立场,登录华声在线官网www.voc.com.cn或“新湖南”客户端,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我要问

下载APP
报料
关于
湘公网安备 4301050200037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