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的“烦恼”,中医这样应对

高煜棋   三湘都市报·网站   2025-09-19 17:55:54

三湘都市报·新湖南客户端9月19日讯(文/视频 全媒体记者 高煜棋 通讯员 乔木 吴昊 龙利君)民间有种说法,秋天要防止“秋悲”“秋燥”“秋凉”“秋乏”。从中医角度,这些说法该怎样理解?有哪些应该注意的养生原则或事项?9月19日上午,湖南省卫生健康委召开“时令节气与健康湖南·秋分篇”新闻发布会,湖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主任医师肖长江对四种现象分别给出建议。

防秋悲:多包容身边的人和事

秋天万物枯败,不少人的情绪容易受到各种消极负面信息影响。中医情志养生学认为,情志是从心而发。《类经》强调:“凡情志之伤,虽五脏各有所属,然求其所由,则无不从心而发。”所以秋天来了,凡事要保持良好心态,多包容身边的人和事。

秋季可多晒太阳,多补充富含维生素B族的食物,如杂粮,糙米,也有助于改善情绪,远离“秋悲”。在晴朗的日子里,多做户外活动,适当晒太阳也很有必要。

防秋乏:磕牙齿可以驱除疲劳

所谓“春困秋乏”,秋分来临,预防秋乏更应该多运动,尤其是做伸展运动,加强血液循环,防止劳累疲乏。需要注意的是,早晚天凉地冷,尽量选择在室内运动。

此外,头部有多个穴位,如百会、太阳等穴位,经常拍打,或者梳理头发可以扩张皮下毛细血管,促进新陈代谢,保持头脑清醒,消除疲劳。

闲暇时,上下牙齿有针对性地多活动,相互嗑一嗑,保持牙齿健康,不仅有固齿的作用,还能祛除疲劳。

防秋凉:尤其要注意脚部不要受冻

秋分开始天气转凉。夜越深,寒气越重,也更易侵入体内,一定要养成早睡早起的习惯,防止寒气入体,埋下健康隐患。

秋分早晚温差大,幅度甚至高于10℃,遇天气骤变时气温下降会更加明显,要特别注意及时添衣防寒保暖,避免受凉感冒。俗话说“寒从脚下生”,尤其要注意脚部不要受冻,同时腰部、背部也需注意别受凉。

防秋燥:可以适当吃酸性食物

秋分时节,降水减少,天气干燥,身体易缺水而出现“秋燥”。肖长江推荐食疗养生方——百合莲子银耳粥,也建议适当吃些酸性食物如山楂,五味子。

秋季干燥,人体宜多摄入水、淡茶、豆浆、牛奶等;多吃红薯以通便,多食玉米、芝麻、青菜、柿子、香蕉、蜂蜜等柔润的食物。“尤其最近红枣上市,生吃可助消化,熟食亦可补中益气,养血安神。”肖长江提醒。

责编:李琪

一审:高煜棋

二审:黄娟

三审:丁兴威

来源:三湘都市报·网站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湖湘情怀,党媒立场,登录华声在线官网www.voc.com.cn或“新湖南”客户端,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