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民存款,“搬”去哪儿了?

黄利飞     2025-09-18 23:30:41

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黄利飞

9月18日,A股三大指数冲高快速回落。沪深两市成交额3.135万亿元,较上一个交易日放量7584亿元,创年内第三高。

海量资金,从何而来?是游资的拉高抢筹、险资的长线布局,还是外资的强攻加仓、量化交易的策略驱动?

居民存款增量资金的跑步入市,贡献了不少力量。从银行到投资市场,一场存款“大迁徙”,意味着老百姓家庭资产配置正在转向。

利率下行,存款“不香”

打开银行APP,看到一年期存款利率跌破1%,三年期定存利率不足1.5%,即存1万元,年利息仅够买几杯奶茶。长沙白领陈杰决定把20万元的银行定期存款,转投证券公司“固收+”产品。

陈杰将存款从银行“迁”到非银金融机构,这是千万个家庭资产配置转向的缩影。

看全国,央行最新发布的金融数据显示,2025年8月,住户存款增加1100亿元,规模同比少增6000亿元,而7月份同比少增的规模更是高达7800亿元。

与此同时,非银金融机构存款呈现大幅增长。8月份非银存款新增1.2万亿元,同比多增5500亿元,延续7月以来的高增长态势。

观省内,湖南居民存款的资金流动同样如此。业界专家指出,一减一增,表明资金正从传统储蓄账户流向证券、基金或信托这些非银行机构等投资理财市场。

国人爱存钱,存款也通常是一个普通人最大的底气。此次存款“搬家”的直接推力,是存款利率的持续下行。

以整存整取为例,记者对比国有大行、股份制银行、城商行、农商行、互联网银行这五类银行的存款利率发现,几乎所有银行的定期存款利率全部低于2.0%,最高只有1.85%。其中,在国有大行存1万元,一年利息不足100元。

收益差扩大,是资金迁徙核心驱动力。

“当前,一年期定期存款利率已降至0.95%,而银行理财平均年化收益率却达到2.12%,加上股市主要指数普遍上涨,形成显著收益落差。”南开大学金融发展研究院院长田利辉教授公开分析,这种利率差驱动下的居民资产配置重构是存款“搬家”的根本动力。

钱生钱,给投资提供“弹药”

存款利率不断降低,大家的存款、消费、理财观念也在变化。记者随机采访的年轻储户大多都表示,目前的存款利率太低,已经把定期存款、大额存单都停了。

95后何先生坦言:“暂时把钱放在余额宝这类货币基金,年化利率差不了多少,资金随用随取,比存银行还更自由。”目前,支付宝App上的余额宝的七日年化利率在1.07%左右。

当然,也有人“看不上”余额宝,而是选择了收益相对更高的银行理财、或是“高风险搏收益”的股市。

银行理财市场一片火热。根据最新数据,银行理财规模在7月高增长的基础上,8月份,规模排名前14位的理财公司,有12家又实现了存续余额净增长。有机构预估银行理财行业整体规模或已突破33万亿元,而2024年8月这一规模为30万亿元。

银行理财收益也较为可观。以购买兴银理财“富利兴易智享量化指增3个月最短持有期3号混合类理财产品”为例,若是在产品成立之初就购入,至今年9月15日,折算年化收益率超过60%。

资金“跑步”进入股市,是A股大涨以来每日的常态化现象。

张女士在证券账户里的存量资金仅有5万,随着行情向好、指数上涨,目前其资金账户已“膨胀”至20万元了,这些钱以前都是“躺”在银行定期存款里的。

上交所披露的最新数据,也验证了这一动向:2025年8月,A股新开户265万户,同比环比均有大幅增长。至此,今年前8个月,A股新开户数合计已达到1721万户。

居民存款余额与A股市值有显著的负相关性。兴业证券指出,历史上居民存款与股票总市值之比介于1.1至2.0区间,当前仍位于1.7的高位。

中金公司从超额储蓄、定期存款到期和存款活化视角测算分析认为,居民存款潜在入市的资金规模约为5至7万亿元,实际入市情况取决于宏观经济、政策预期、外部环境等多种因素。

当然,存款“搬家”不是简单的资金转移,而是一场资产收益重构。专业人士认为,要避免盲目跟风,要根据自身风险承受能力,搭建 “稳健+弹性”的分层组合。

责编:王亮

一审:王亮

二审:张尚武

三审:李伟锋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