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5-09-18 11:07:45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记者 卓萌 通讯员 汪博洋
治国安邦,重在基层;基层安宁,天下祥和。在中华最早古城城头山的文明曙光映照下,澧县这片有着6000多年文明史的土地,正焕发出基层社会治理的现代光彩。
该县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关于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决策部署,将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作为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的重要载体,通过高位推动、流程再造、机制创新,构建起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和社会治安整体防控的新格局,全力筑牢平安稳定基石。
澧县综治中心办公楼
流程再造 畅通服务“快速路”
“坚持目标导向,让人民群众化解矛盾纠纷‘最多跑一地’。”立足这一目标,澧县着眼建强矛盾纠纷预防化解、协调推动社会治安防控的有效工作平台,建成设施完善、力量齐整、功能齐备、运转高效的县级综治中心。
该县成立由县委书记任组长的工作专班,县委常委、政法委书记任中心主任,县委政法委2名副书记、信访局1名副局长任副主任,为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
阵地升级,打造治理枢纽。该县综治中心高标准建成,科学划分引导受理、多元化解、指挥调度三大功能区。群众接待大厅集成导引台和8个专业窗口,整合政法及行政单位力量,“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处置”,让群众“只进一扇门、解决烦心事”。
资源整合,汇聚治理合力。创新“常驻+轮驻+引入”模式,汇聚10个部门、2个群团组织、5个社会组织共46名专业力量。澧县法院进驻“桃花滩法庭”,引入速裁团队,开展民事案件从立案、审判、调解、司法确认等诉讼服务。“和宁”调解中心止诉解纷,形成多元共治的强大引擎。
流程重构,提升服务效能。精心设计《事件处置流程图》,建立“登记—研判—分流—化解—督办—反馈”全链条工作机制。简单问题即时办、复杂问题协同办、疑难问题提级办,确保群众诉求“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
前不久,因景区观光车故障侧翻导致长期住院、治疗费无着落的李华(化名),走进澧县综治中心求助。正在受理登记的县信访局副局长当即锁定责任主体,分流交办。县综治中心多次组织责任镇街和旅游公司调解,促成旅游公司与李华达成协议,13个工作日内,3.5万元赔偿款顺利到账。
县城一住宅小区,因物业公司公共收益底数不清,导致多名业主投诉且不缴物业费。为维护业主的切身利益,县综治中心立即派人现场调查,核对该小区公共收益以及服务配置情况,紧接着调度相关职能部门约谈物业负责人。目前物业公司已将结余公共收益全部转入小区业委会公共账户,并按合同及时补足了保安人员。业主一致表示非常满意。
多元力量协同调解
机制闭环 织密矛盾“化解网”
“坚持法治导向,在法治轨道上化解矛盾纠纷。”澧县创新构建多层次闭环管理体系,实现矛盾纠纷预防化解从“有名”到“有实”的深刻转变。
全域摸排大闭环。县镇两级综治中心联动,综合运用“湖南省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信息平台”,对各类矛盾纠纷数据进行归集分析,通过电话催办、网上督办、提示函、实地督办等方式,对矛盾纠纷办理情况进行全程跟踪管理。建立案件质量评估机制,对已办结的矛盾纠纷案件进行回访抽查,重点查看调解协议履行情况、当事人满意度等关键指标,倒逼责任单位提升调解质量。
中心运转小闭环。制定《澧县综治中心事件处置流程图》,从制度上严格规范受理登记、分流交办、案结事了的全流程。对群众来信来电来访反映的各类诉求,统一由群众接待大厅登记受理,大厅坐班领导负责分流交办与跟踪问效,确保事项在中心内部无缝流转、高效处置,破解群众多头跑、多头反映难题。综治中心不能直接办理的群众诉求,要求部门上门办理,形成“一站式”服务链条,推动各类矛盾纠纷就地化解。
多元化解微闭环。针对跨区域、跨行业矛盾纠纷,整合调解、仲裁、诉讼等解纷资源,建立“分类引导、精准调处、司法确认”的多元化解机制。对疑难案件实行“专家会诊”,形成“漏斗式”过滤化解体系。重点发挥“和宁”调解体系协同作用,凝聚部门合力,组织相关部门、行专调解组织、律师等,共同会商研判,逐案制定针对性的化解方案,确保问题得到实质性解决。
今年年初,毛某驾驶一辆三轮摩托车,与居民胡某停在路边的轻便正三轮摩托车碰撞,造成胡某及家人受伤、车辆受损的道路交通事故。交警划分责任,确定毛某赔偿各种损失3万元。毛某同意后,一期支付1.2万元,剩余赔偿款逾期迟迟不予兑现。7月,县综治中心召集镇村干部、交警、“和宁”调解中心10多人的调解力量,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最终毛某同意付清余款。
大堰垱镇村民黄某,老家房屋十多年前受煤矿影响造成地面塌陷,安全受到威胁,需要搬迁避让。由于煤矿企业早已关闭,无法承担责任,黄某多次向上反映未能解决。4月6日,全新的县综治中心甫一投入运行,黄某便抱着试一试的想法前来求助。7日,中心组织县委政法委、县自然资源局、大堰垱镇、律所专业人员等共商调解方案,最终确定特事特办,由属地政府承担搬迁补偿18万元。困扰黄某一家多年的住房问题得到了解决。
澧县综治中心桃花滩法庭
成效凸显 奏响平安“新乐章”
“坚持结果导向,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经过规范化建设,澧县综治中心实战效能显著提升,成为基层社会治理的坚强堡垒。
严格跟踪督办,事事有回音。综治中心出台《矛盾纠纷源头治理责任清单》,明确各部门主体责任;科学设置节点,临期未办结的实时预警;一般纠纷24小时内闭环,疑难纠纷48小时内定方案、组专班;逾期未结的发督办函,将办理结果纳入年度考核。
“工资迟迟拿不到手,老板总说‘在推进’,却一拖再拖。到综治中心登记后,每天都能问到进度,没多久钱就到账了!”农民工王某和11名工友被拖欠工资共计近38万元,多次追讨无果后求助县综治中心。最终在中心调解和全程监督下,人社局最终将工资打入每个人的银行卡中。今年,综治中心已为23名劳动者追回工资49.8万元。
专项行动攻坚,啃下硬骨头。在深入开展集中治理重复信访专项行动中,县委书记带头包案,领导干部群策群力,县综治中心对突出涉稳信访问题一月一调度。今年以来,已成功化解5年以上信访积案25件。
澧浦街道居民杨某1999年购买居民邹某宅基地0.2亩用于建房,并转包其0.98亩承包地用于耕种。后因邹某意图收回转包土地与杨某产生纠纷。2018年,先后通过社区、街道两级调解,确认土地承包权属于邹某,由其收回。然而杨某却迟迟未按调解协议执行,以土地转包协议没有签定具体截止日期和要求退还土地承包费7000元为由,拒绝退还土地经营权。县综治中心在受理该纠纷事项后,由县委政法委副书记牵头,组织“和宁”调解中心、律师工作室反复调解,最终促成杨某归还土地经营权。
“26年了!为这几分地,我跑断了腿、吵红了脸,没想到在这儿终于了了心愿!”握着调解协议书的邹某红了眼眶。至此,一场跨世纪的纠纷画上句号。
从“多头跑”到“一站办”,从“无人管”到“有人盯”,从“积案悬”到“逐项清”,澧县综治中心以闭环管理的“硬机制”,在群众心中留下“暖温度”。
自4月运行以来,澧县综治中心共接待群众563人次,受理诉求211条,直接办结112条,转办办结86条;化解物业纠纷37件、劳动纠纷10件,处置突发事件28起。全县矛盾纠纷同比下降36.29%,调解成功率上升15.6%,达到98.5%。
从城头山古城的文明源头到现代治理的创新发展,澧县用新时代“枫桥经验”续写着基层治理的崭新篇章。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的创新实践,既是对古老治理智慧的现代传承,更是对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生动诠释。面向未来,这座古老又年轻的城市,将继续深化社会治理创新,努力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澧县,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营造更加安全稳定的环境。
责编:卓萌
一审:卓萌
二审:鲁融冰
三审:廖声田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