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旗背后的温暖:法律援助为27名农民工成功追回64万元欠薪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5-09-18 09:39:50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通讯员 周思 记者 邓玉娇

9月16日,湘潭市法律援助中心收到一面写有“讨薪维权伸援手,法律援助显担当”的锦旗。送锦旗的,是一群终于展露笑颜的农民工朋友。他们用最质朴的方式,表达对法援中心及援助律师最深切的谢意。

时间回到2024年1月,年关将至,廖某、邹某、鄢某等多名农民工却愁眉不展。他们来到湘潭市法律援助中心,诉说被拖欠工资的困境。2020年至2022年间,27名农民工在某房产项目从事泥工工作,项目完工后工资却迟迟未结清。多次联系包工头和建设单位无果后,他们抱着最后一线希望寻求法律援助。

了解情况后,湘潭市法律援助中心立即开启农民工法律援助绿色通道,免去经济困难审查,第一时间指派湖南湘牵律师事务所宋军律师承办此案,让农民工朋友能够安心回家过年。

援助之路并不平坦。宋律师接手后发现,农民工们不仅缺乏关键证据,甚至连用工主体都难以确定,唯一的凭证只有一张包工头签字的结算单。面对立案难题,律师一边说服雨湖区人民法院先行立案,一边千方百计寻找失联的包工头。经过不懈努力,终于说服包工头参与诉讼,并将他追加为被告,案件得以进入审理程序。

庭审过程中,被告方屡屡回避关键问题,甚至否认农民工在工地工作的事实。这时,宋律师出示了关键证据——建设单位和开发区“保交楼专项账户”发放工资的银行流水。铁证如山,被告方哑口无言。雨湖区人民法院一审判决支持全部诉讼请求,湘潭市中级人民法院二审维持原判。

然而,胜判不等于兑现。被告公司以账户无资金为由拒不履行判决。面对执行难题,援助律师配合法院,在上百个农民工工资专户中仔细排查,最终锁定涉案账户。雨湖区人民法院迅速采取强制措施,将64万余元欠薪如数发到农民工手中,解决了他们的燃眉之急。

从寒冬到初秋,历经8个月的不懈努力,在法律援助中心和两级法院的通力协作下,27名农民工终于拿回了自己的劳动报酬,这面锦旗不仅承载着农民工朋友的感激,更见证了法治温暖的力量。

责编:邓玉娇

一审:邓玉娇

二审:颜石敦

三审:白培生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湖湘情怀,党媒立场,登录华声在线官网www.voc.com.cn或“新湖南”客户端,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