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州:畜禽粪污绿色种养循环让“废”变“肥”

张秦   靖州融媒体中心   2025-09-18 08:30:18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918日讯(通讯员 张秦)近日,在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甘棠镇乐群村田间地头,两辆密闭式粪污转运车穿梭作业,将发酵后的畜禽粪污精准喷洒至农田,这种绿色种养循环模式,既破解了养殖粪污处置难题,也为农业生产提供了优质有机肥,实现生态效益与农业发展双赢。

工作人员将经过发酵处理的畜禽粪污喷洒到农田(张秦 摄)

当天,在甘棠镇友明生态养殖场粪污收集区,工作人员正操作专业设备,将粪污抽入密封转运车。随后,转运车抵达乐群村种粮大户姚祖松的稻田,经处理的液态粪污通过喷洒设备渗入土壤。

​“我承包200多亩地,粪肥公司成立几年来,我年年都是施粪肥,增产效果明显,每亩还省60元化肥钱!” 姚祖松介绍。

这套畜禽粪污绿色种养循环流程构建起完整生态闭环,切断了粪污随意排放对土壤、水源的污染路径,曾经可能渗入地下、流入沟渠的粪污,变成了滋养土地的 “生态肥”;长期依赖化肥导致的土壤板结问题,在有机肥的持续改良下逐步缓解,土壤透气性和保水保肥能力显著提升。

工作人员正操作专业抽粪设备(张秦 摄)

我们把养殖场的粪污,经过加发酵菌剂发酵过后,再按老百姓的要求,洒施到老百姓的田里去,让老百姓受益。” 大山农业发展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黄光友说。

目前,靖州已组建4支专业粪污转运队伍,配备40余辆密闭转运车,覆盖全县100多个规模化养殖场。

责编:黄巍

一审:黄巍

二审:王宇红

三审:唐志军

来源:靖州融媒体中心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