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潮头 “山河”逐浪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5-09-18 07:08:28

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曹娴 谢卓芳 通讯员 尹靖

9月8日,长沙,山河工业城内,全国首台斜井开挖钻护一体化装备缓缓揭开面纱。这个超过3层楼高的庞然大物,集开挖、支护、出渣等多功能于一体,一举解决了传统斜井施工设备分散、效率低下的行业痛点。

创新赢得成功,在场技术人员的脸上写满了自豪。

2020年9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山河智能考察,语重心长地指出,自主创新是企业的生命,是企业爬坡过坎、发展壮大的根本。

关键核心技术必须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殷殷嘱托,深深烙进每一位山河人的心中,化作企业坚持科技创新、持续推陈出新的使命与行动。

从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到打造全球领先的绿色智能装备,从单一产品研发到全产业链协同升级,山河智能近5年累计开发新产品项目265项、成功下线185款,入选全国首批卓越级智能工厂,在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步伐铿锵。

新产品、新技术,

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

洪水肆虐,断路、断网、断电,常规救援设备寸步难行。一台“钢铁巨兽”挺身而出,既能像挖掘机那样在陆上作业,又能在深水区域平稳浮航,通过智能遥控系统精准完成溃口封堵、障碍清理等任务。

这是今年6月发生在“应急使命·2025”极端灾害事故应急救援演习现场的一幕,山河智能的水陆两栖挖掘机在湍急洪水中展开救援作业,打通应急救援处置“最后一公里”。现场技术人员介绍:“这款装备解决了传统应急救援设备从‘到不了、干不成’向‘到得了、干得成’的能力跨越。”

一次次跨越,从创新中汲取力量。近几年来,山河智能特种装备有限公司发力无人化应急救援装备,研发投入保持在10%以上,智能遥控挖掘机在国内市场打头阵。

“创新是企业经营最重要的品质”“关键核心技术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的”,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场合多次强调科技创新的极端重要性。在山河智能创始人何清华看来,山河智能所秉持的“先导式创新”模式,正是对这一重要论述的深刻践行。不同于“跟随式研发”,“先导式创新”往往要经历更多曲折、付出更大代价,但对行业、对整个工业发展,都是有意义的。

9月15日,长沙经开区山河工业城,来自莫桑比克的采购团在智能生产车间参观。本版照片均为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辜鹏博 摄

一枚小小的液压多路阀曾是本土挖掘机做大做强的“拦路虎”。历经2年多努力,山河智能无锡必克精密液压零部件扩能项目在2023年底投产,年产3万套精密液压零部件,极大保障了这一关键核心零部件的供应。

“憋着一股气,下定决心要做出我们自己的液压多路阀。”研发团队相关负责人回忆,山河智能收购无锡方展后,将其更名为必克液压,就是明白地告诉每一个员工:必须攻克液压件。日本厂家阀体试验做600万次,山河智能就做800万次。如今,山河智能的挖掘机作业效率提升18%,油耗却降低18%,市场占有率因此迅速提升。

创新基因融入企业发展。截至今年6月,山河智能近5年累计申请专利1180件,其中发明专利146件,参与制定标准64项;诞生了全球最大桩架、最长臂挖机、最大后倒桅旋挖钻机、首创双层快压沉管机等一大批“首台套”突破性创新产品。山河智能液压静力压桩机、旋挖钻机、全液压履带桩架,成为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产品。

创新之火必成燎原之势。山河智能商务本部总监常进强介绍,作为产业链核心企业,山河智能带动上下游企业一起攻克技术难关、提升工艺水平,近5年的本土采购比例从10%提升到20%。

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

转型升级勇攀“产业高峰”

今年7月,在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工程开工仪式上,山河智能超深振冲钻机等装备高高矗立。该装备可实现百米级超深振冲,并解决振冲穿透卵砾石覆盖层和多机种协同作业难题,提高施工效率。

从港珠澳大桥的世纪跨越,到川藏铁路色曲大桥的世界级挑战,再到如今“水电珠峰”的世界超级工程,山河智能以自主创新的硬实力,争做我国高端装备的排头兵。

9月15日,长沙经开区山河工业城,SWE950F挖掘机首次亮相。该挖掘机是山河智能全新开发的一款大型矿山挖掘机。

湖南是制造业大省,工程机械产业是具有核心竞争力优势的产业。习近平总书记对湖南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寄予厚望,强调要“聚焦优势产业,强化产业基础再造和重大技术装备攻关,继续做大做强先进制造业,推动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打造国家级产业集群。”

今年初,湖南9家企业入选我国首批卓越级智能工厂,其中就有山河智能“高端工程装备产品全生命周期协同智能工厂”项目。山河智能副总经理朱建新介绍,目前,山河智能的智能制造工厂已建设10余条智能化生产线。在挖掘机动臂数字孪生焊接生产线,生产效率提升了2倍多;智慧下料中心相比传统下料方式,人员配置节约53%;智能化水性漆涂装线有效减少了80%的VOC(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排放。

数据显示,我国工程机械设备保有量有900多万台,约占移动机械排放的三分之一。推进工程机械低碳转型和绿色发展,势在必行。

山河智能率先打破行业技术壁垒,推出多款颠覆性电动装备,推动产品矩阵全面电动化。如全球首台电动智能挖掘机的诞生,标志着大型工程机械迈入“零排放”时代;电动旋挖钻机、电动高空作业平台等系列化产品,实现能耗下降与碳排放清零。

9月15日,长沙经开区山河工业城,工作人员在挖掘机智能装配车间生产线上作业。

打开山河智能研发的工业互联网平台——山河祥云,设备的地理位置、油耗电量、施工效率等运行数据实时更新、一目了然,可通过AI分析实现故障预测与施工优化。研发团队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从新机交付开始,每台设备都有数字档案,记录每一次保养、维修、更换配件的情况。这些数据不仅用于优化售后服务,为产品迭代升级提供有力支撑,还能实现对产品的全生命周期低碳管理。

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的深度融合,让山河智能产品走进新场景、打开新市场。电动挖掘机批量进入欧洲高排放限制区域,凿岩设备在澳洲、非洲矿山展现高效低碳优势,智慧矿山解决方案在“一带一路”项目中广泛应用。

山河智能副总经理张大庆介绍,公司现已开发出覆盖多个品类的80余款电动化产品,占企业总产值的10%至15%,从设备供应商逐步转型为解决方案提供商。

2025年上半年财报显示,山河智能等湖南工程机械上市企业的营收、利润、出口等关键指标呈上升态势,加快穿越周期,湖南工程机械在“产业高原”上勇攀“产业高峰”。

新板块、新市场,

驱动高质量发展新引擎

传统举高消防车100米作业高度的“天花板”,被山河星航的“系留无人机消防车”一举打破。无人机从车顶平台一键升空,直冲100米以上的高空火点,通过可动喷头精准喷射压缩空气泡沫灭火剂,对多个燃烧点实施持续压制。

2024年,何清华卸任山河智能名誉董事长后,仍继续担任公司首席专家、山河星航董事长。“系留无人机消防车”正是由何清华领衔研制,是科技部重大“揭榜挂帅”项目成果。其采用碳纤维轻量化一体机身,最大载荷达350公斤,通过综合系留管缆实现供电、供液及信号传输,可实现200米高层建筑持续灭火。

79岁高龄的何清华精神矍铄,心向蓝天,带领山河星航加速发力航空装备。去年8月,山河星航全国首台载重超3吨无人运输机成功首飞。今年上半年,山河“阿若拉”轻型运动飞机订单销量突破了100架,累计交付近400架,国内市场占有率持续领先,并先后获得美国FAA和澳大利亚CASA适航认证,成功站上全球低空经济舞台。何清华自信地表示,山河星航要逐步成长为“中国航空自主研制新模式的开拓者”与“中国大众飞行器的引领者”。

9月15日,长沙经开区山河工业城,工程机械装备整齐排列,蔚为壮观。

深耕国内,拓展海外。2025年上半年,山河智能国际市场收入21.94亿元,在公司总营收中占比达到64.3%,同比增长1.9%。其中,非洲业务增长75%;欧洲市场的旋挖钻机销量增长200%,成为该品类欧洲市占率最高的中国品牌。

今年6月,山河智能的破碎筛分成套设备登陆非洲市场,这批设备包括履带式颚圆筛及柴油移动发电机组4款产品,打破了以往单台设备的交付模式。

“非洲基础设施落后,配套服务不齐,多国设备协同工作难度很大。成套设备可以形成工作机群,应对各类情况。”工作人员介绍,山河智能打通跨国供应链的各个环节,国内工厂、南非子公司、代理商三方协同,设备交付后可做到全天候跟踪服务,该运作模式赢得了非洲客商的高度认可。

目前,山河智能已在全球建立20多家海外营销子公司,产品销售覆盖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实现全球范围24小时内配件到手的响应速度。

全球制造业发展格局正经历深刻调整,湖南工程机械企业加快“出海”。山河智能将继续深化全球化战略,重点推进“本地化2.0”计划,在海外建立研发中心和制造基地,实现从“产品出海”到“品牌、技术、标准出海”的升级转型。“我们要让山河智能成为真正的全球品牌,让中国智造惠及世界每一个角落。”山河智能党委书记、董事长付向东如是说。

责编:曾璇

一审:欧阳伶亚

二审:彭彭

三审:赵雨杉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