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市中小学法治教育共建机制探索与实践调研会顺利召开

盛思琦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5-09-17 19:18:52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9月17日讯(通讯员 盛思琦)9月17日上午,由长沙市未成年人保护协会发起举办的长沙市中小学法治教育共建模式探索与实践调研会,在长沙市实验小学顺利召开。长沙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党委委员副院长袁苍松、小学思政教研员蔡星、市教育局学校安全处专干王维、长沙市未成年人保护协会执行会长葛君、市实验小学副校长张岸、李岳初,岳麓实验谷山小学副校长谢丽。以及来自市未保协会法律专业委员会的湖南天地人、北京中伦文德(长沙)、北京市京师(长沙)、湖南五湖等律师事务所代表律师,长郡双语实验中学、岳麓区第一小学、岳麓区德润园小学、雨花区程冠华小学思政名师工作室等单位的学科教研负责人出席会议。

长沙市未成年人保护协会执行会长葛君介绍,举办此次调研会是为长沙中小学校法治教育搭建“校社协同、法教融合”的交流平台,希望通过调研会梳理当前校园法治教育的痛点难点,推动法治教育与《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有机融合,提升校园法治建设和安全治理水平,进一步凝聚多方合力来探索更多解决方案。

本次调研会聚焦两大核心议题:一是《道德与法治》课程与法治教育融合的路径;二是学校法治校园安全工作的实践与挑战。

长沙市实验小学结合校园安全管理与《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实际,分享工作经验的同时,直面课程资源适配性不足、学生知法但实践落地难等问题;其他代表学校随后补充发言,梳理出教师法治专业能力欠缺、法治教育针对性不强、学生法治实践机会少等共性问题。长沙市实验小学副校长张岸指出,学校面临立足儿童认知推进思政教育儿童化、进一步强化全体教师法治素养、校家社协同、多元资源链接延伸育人空间等实际需求。

长沙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小学思政教研员蔡星提出,要推动法治教育共建、建立常态化长效机制、引入法律专家把关、拓展社会大课堂场域、丰富教育资源。

针对学校提出的难点问题,法律专委会及各律所代表进行交流和探讨,明确将从教学形式立体转化、专业技能服务、推进校家社协同合作、强化实践引导等方面提供支持。律所代表田学军律师总结发言,就法治教育共建模式提出系统性建议:针对学校活动临时性、资源联动不足等问题,建议建立多渠道沟通机制,推动法律专业人士分阶段参与,结合校园安全应急管理与孩子生活场景设计教学,同时通过资源共享、课程共建强化法治教育实效。

长沙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党委委员、副院长袁苍松结合思政教育要求,针对法治教育共建模式提出三大建议:一是聚焦师资建设,核心提升全体教师法治素养,同时引入专业法律工作者作为 “双师型” 力量,深度参与《道德与法治》课程教研;二是完善资源平台,整合社会资源搭建多元育人载体,同步编制适配学生的法治案例手册与读本;三是强化实践赋能,以校家社深度融合为支撑,让法治教育更贴近学生生活、更具实效。

此次调研会的召开,标志着长沙在探索中小学法治教育共建机制上迈出了坚实步伐,既是长沙市在未成年人保护与法治教育领域的有力探索,也是推进校园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举措。下一步,长沙市未成年人保护协会将系统整合此次调研成果,进一步深化与教育部门、学校、法律界和社会各方的协同合作,持续推动《道德与法治》课程建设和法治安全校园共建模式落地见效。我们将以此为契机,探索建立长效机制,把法治教育融入立德树人全过程,为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校园、法治校园贡献长沙力量。

责编:李玉梅

一审:李玉梅

二审:王文

三审:刘永涛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